15岁女孩因厌食去世,“白瘦幼”校园风气需警惕

27.05.2023  08:42

  撰稿/南木(媒体人)  编辑/刘昀昀  校对/赵琳

 ▲资料图。无节制的减肥可能导致神经性厌食症。图/IC photo

  近日,在一部医疗纪录片中出现的神经性厌食症病例引起公众关注。

  患者小玲是一位15岁女孩,身高165厘米,体重却只有24.8公斤。经过20多天的入院抢救后,该患者仍不幸去世,去世前被形容为“轻得像一床被子”。在纪录片里,小玲身材焦虑的来源,是自己喜欢的男生,喜欢了一个比自己更的女孩。

  厌食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但正如该纪录片导演在手记中所言,“为了追求极致身材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不科学、无节制地减肥,是引发神经性厌食症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网络上,“白瘦幼”常常被用来形容皮肤白皙、身材纤瘦的年轻女性。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从小玲和其他未成年人极端减肥的案例来看,“白瘦幼”审美已有低龄化趋势,节食减肥、身材焦虑现象也渗透到中小学生群体。有的未成年人即使已经很瘦了,还会认为自己胖,甚至节食减肥“成瘾”。

  美从来不应该被标准化定义。极端追求“白瘦幼”,排斥正常体型身材,是一种狭隘的审美。在社交网络上,一些不符合“白瘦幼”标准的照片或视频被人指指点点,发表恶意评论,更是助长了偏激审美意识的传播。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通过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安排合理膳食结构,才能打好身体健康的底子。违背科学规律的减肥,不仅可能在短期内影响身体健康状况,诱发各类疾病,甚至可能留下一辈子的后遗症。

  这些道理,很多沉迷于减肥的青少年不会不明白,可是,在身材和健康之间,不少青少年还是选择了前者。当患上厌食症,可谓为时已晚,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康复治疗,而且病情可能反复,甚至导致如纪录片中女生那样的悲剧。

  “白瘦幼”何以成为风潮,部分商家的炒作难辞其咎。推崇“白瘦幼”审美的商业力量,可能是减肥机构、医美机构,可能是主推“小码”服装的流行品牌,却无一例外能从这种审美思潮中获益,通过传播身材焦虑扩大市场影响,而缺乏对牺牲消费者健康应有的反思。

  尤其在这个“可视化”成为媒介主流方向的时代,由无数影像堆积而成的网络舆论景观,时时刻刻暗示受众“我不够瘦”“只有穿得上小码才更美”。受这种网红经济的驱使,只有符合“白瘦幼”标准的形象,才有机会被推到台前,而当“白瘦幼”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流量收益,就会有更多人起而模仿。

  极端减肥不可取,盲目追求“白瘦幼”只会害了自己。对于中小学校园盛行的节食减肥风气,不仅家长要提高重视、及时干预,学校也要尽到教育职责。比如,在日常教育中强调学生互相尊重,不以身材、长相去评价人,更要严肃处理“身材霸凌”的校园恶性事件。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了一种审美,那便再没有了美。青少年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更应该坚持自信刚强,不被畸形的审美所左右。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激扬青春,做自己身体真正的主人。

责任编辑:刘德宾

15岁少女减肥至24.8公斤去世,什么加剧了身材焦虑
  正深刻影响青少年   近日,广东15岁女孩减肥仅24.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