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成都3月开始推行

03.01.2014  10:21

  原标题: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成都3月开始推行

      核心

  提示

  从今年3月起,开始分项目、分时间和分区域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力争每年召开的会议数量在近三年会议平均数基础上削减15%;编制全市生态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近日,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局、市投促委、市审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共同晒出了51项民生承诺,请市民监督。

  解读部门

  市工商局

  市工商局在晒出的民生承诺中,第一条款就提出,要“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首先推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

  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副局长古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内容丰富,成都将分项目、分时间、分区域来推行。

  首先推行的将是“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和“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从今年3月开始,覆盖全域成都。接下来是“放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的登记条件”,在3~6月间,从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和温江区开始推行。再次是建立“异常经营名录制度”,从7月开始在全成都推广;下半年,“先照后证”也会在高新区、温江区等部分区市县实行。

  古渝表示,市工商局还会有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工作,新成立的企业或公司都可有电子版执照,而老公司若需要,也可以申请电子版的。目前,这套登记系统软件正在改造升级。

  同时,市工商局还承诺,要完善窗口服务制度。为此,设置了30个“零工作日”事项,并规定要做到“四个当场”:当场受理、当场核准,当场打照、当场发照。这30个“零工作日”事项包括股权出质登记、企业(企业集团)名称预先核准、企业电子执法口岸入网备案、企业集团登记、企业年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营业执照有关备案事项等大类。

  公开承诺(节选)

  市科技局:

  将实施科技惠民专项计划

  要在科技重大决策、项目立项、成效评估、项目验收等环节依法有序扩大群众参与。实施科技惠民专项计划,聚焦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转化实施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惠及更多市民。

  市质监局:

  加强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监督

  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制度。市局领导从自身做起,努力减少公务车使用,提倡绿色交通出行,采取拼车、骑自行车、地铁、公交车和步行等方式上下班。

  下一步将积极履行“质量强市”牵头部门职责,坚持用计量、标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监督,有效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市安监局: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2000家

  2014年12月前,全市不少于100个乡镇(街道)启动安全社区建设,18个乡镇(街道)建成全国安全社区、40个乡镇(街道)建成省级安全社区。

  优化达标考评程序,免收企业由我市负责验收的三级标准化达标考评费用。2014年12月前,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2000家。组织全市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集中开始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统筹安排对基层及企业的检查督查,强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明察暗访。

  市规划局:

  努力解决规划脱离实际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并深入实施社区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制度,努力解决规划脱离实际的问题;编制全市生态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编制完成环城生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规划、南部和北部城区路网改进提升规划。

  市审计局:

  将“三公经费”作为必审内容

  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专项资金审计力度,从严审计重大民生工程的资金使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将“三公经费”等费用的使用情况作为每个项目的必审内容,通过审计督促整改,控制和规范“三公”经费有关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市统计局:

  切实查处虚报等统计违法行为

  完善区(市)县季度GDP数据审核评估办法。引入第三方数据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并不断加大其使用权重,减少异动数据和人为因素对GDP数据的干扰,提高主要经济指标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

  切实查处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减少统计误差,提高数据质量。

  市旅游局:

  全面推广24小时热线电话

  完善“成都旅游政务微博”服务功能,全面推广24小时热线电话(61882973、61882955)、局长信箱等形式与群众沟通交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加大旅游产业转型、融合发展力度,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旅游市场监管水平。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