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瘫痪贫困学子卢友合自强不息考上大学本科线

24.06.2015  18:10

       

看着手中的毕业证,母子俩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中新四川网6月24日电(张敏)“454,超本科线9分!”近几天,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高三五班瘫痪残疾的贫困学生卢友合考上大学本科线在当地传为佳话。

        据了解,卢友合在4岁时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专家告知他肌肉会一天天发展萎缩直至最后全身各系统瘫痪,生命不可能超过18岁。在从不言弃的亲人、挚爱的小伙伴、慈祥的师长以及身边的好心人的帮助下,他身残志坚,终于叩开了上大学的梦想大门。

        快乐地活着,是我能做到的唯一回报

        6:00——7:00 抬腿、抬手、仰卧起坐……在母亲的帮助下进行肌肉康复训练。7:00——8:00 承重训练,双腿打直,悬空放在座椅上,承受近一百斤的沙袋的重压。与此同时,早餐,早读。8:15——9:00 被用伸缩带紧紧固定在特制的站立架上,至第一节课结束……除了沉重的学业负担,每天还要进行近10个小时的康复锻炼,高中三年来,卢友合都这样度过。

        “上小学的时候,身体就不如别的同龄人,总被不懂事的小朋友欺负,摔倒了无力站起来时被围观嘲笑过,被当众扒下过裤子……初二下学期,一次意外的跌倒让我彻底失去了行走能力,为此,我哭过、闹过、也曾悲观消极过……寒暑假在医院系统治疗,每天腰部、胳膊、大腿都要扎上七八十针,从来没有哭过,痛着痛着就习惯了。

        已度过18岁生日的卢友合,谈起自己充满苦难的经历,脸上始终挂着温和而从容的微笑。

        “但我收获到更多的是亲人、朋友和社会对我无私的关爱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在这些爱我的人的面前,所有的苦痛,我都愿默默承受。快乐地活着,是我能做到的、对他们的唯一回报。

        临别前,这个半大的小伙子依然笑着,有些腼腆的告诉记者说,活一天,他就要让生命过得有意义一天。如果还能站起来的话,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向前奔跑,把这么多年没走过的路一次全部跑完。

        心手相牵,我们想一直陪你走下去

        刘宏军和卢友合既是初中同学,又是高中同学,虽然不同班,但他们相通的心灵和诚挚的友情却从不曾被隔阻。从初二刘宏军就开始接送卢友合上下学,背他上厕所,陪他聊天,为他开导。风里来,雨里去,这一坚持就是整整五年,面对众人的赞扬,刘宏军却这样说:“在我眼里,卢友合比健全人更健全,他特别乐观,对生活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热爱,从他身上我得到了更多更宝贵的东西。

        高中三年以来,与刘宏军一道共同承担照顾卢友合责任的还有卢友合的同班同学朱贝军,这位沉默朴实的小伙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可靠。谈起三年风雨无阻的行程,他说,我是最了解卢友合的人,我坚信,没有人能比我把他照顾的更好。

        “他格外坚韧,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病情而表现出那么一点点痛苦,在他的脸上,你能看到的总是微笑。”在班主任陈海涛的眼中,卢友合有一种能于无形中感染人的特殊魅力,这种无形的魅力,让全班同学都发自内心的喜欢他、敬佩他;也让更多的人走近卢友合,在从他的身上获得感动的同时,也给予了他更多真心的呵护。

        该校的语文老师苏永奎在朋友圈里为他觅得一位来自四川宜宾的资助者——郑伟,每学期为他提供生活资助2000元;高一时全班同学自发为他捐助881元;学校专门为他申请了每年2000元的国家甲等助学金;地方民政每年发放资助金5000元……

        而这一切的帮助,都不过是出于一个简单良善的愿望:“我们只想能陪着他一直走下去!”刘宏军如是说。

        只要我在一天,就会给儿子一天快乐

        卢友合的母亲梁会林含着眼泪介绍儿子的病情:“这是一个让人越来越绝望的病症,最初孩子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行动,慢慢变得步履蹒跚,再接着需要扶着物品才能移动,然后就是瘫痪,最后脏器逐步衰竭,直至走向死亡。

        在梁会林的记忆里,儿子小时候聪明、活泼,与其他孩子并没有大的不同。直到四岁多时的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孩子上厕所端着马步,怎么也蹲不下去,上下台阶也不利索,于是就带了孩子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在华西医院病情得到了确诊。

        根据专家的说法,孩子12、3岁就有可能瘫痪,很难活过18岁。这像极了死缓的“判决”,让梁会林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她告诉记者,在儿子被确诊的最初十年间,她一想到儿子,就心如刀割,夜夜不能入睡,一度患上严重的忧郁症和焦虑症。

        为了让儿子能尽早进行系统的治疗,确诊后,梁会林在多方打听下,带儿子远赴石家庄以岭医院求医,6年的保守药物治疗,7年的系统康复训练,这一治就是整整13年。

        如今,梁会林要面对的不仅是儿子日趋恶化的病情,更有因每年近6万元高额治疗费用而债台高筑的经济困境,再加之两年前夫妻离异,孩子上高中时她不得已只能外出务工来支撑家庭的负重,孩子交由62岁的奶奶照顾。

        “由于经济原因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高中三年来,我都向孩子灌输说,考起了大学也不会送他去上。但如今他能考到这样一个成绩,实在是非常不容易,即便是砸锅卖铁我也要送他去上学,供得起一年就上一年,实在供不起了就辍学,也算是圆了他一个大学梦。”在众多亲戚朋友的反对声中,梁会林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要送卢友合去上大学。她告诉记者,只要她在一天,就会坚持为儿子治疗一天,给儿子一天快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