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只瘦了钱包 美容差点变“毁容”

20.02.2014  14:00

  “口碑榜”聚焦美容业典型陷阱,消协支招助你防范维权

成都被称为“中国美女第一城”,众多的美容院和医学美容机构功不可没。但繁荣的市场背后,美容行业的各种问题也迅速地暴露出来,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健康的“陷阱式”销售屡见不鲜,“天府口碑榜”也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

案例一:办了卡之后 商家却跑路

玛花纤体“跑路”在春节前被全国多家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记者了解到,成都玛花纤体此前就从3家门店“缩水”成1家,而这一家也在这场风波中未能幸免,关门跑路,最终导致成都上千会员退卡无门。“卡上还有将近一万块。”陈女士就是此次“被跑路”的成都玛花纤体会员之一,她在这场风波了来临前不久才办的卡,一次性充值了两万块,因为工作忙去得也不频繁,结果该店已经人去楼空。

玛花纤体曾在去年年终时信誓旦旦称“绝对不会突然关门”,“跑路”时还欠人民东路店所在物业公司房租和水电费等近20万元人民币。“突然就关门了,之前根本没有通知我们。”玛花纤体人民东路店所在物业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店还欠着物业公司房租和水电费近20万元。

消协提醒:预存金额不宜过多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最好按照自己实际需求理性办卡,每次预存投入的金额不要太大,尽量选择月卡、季卡等时限较短的预付卡。同时,消费者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正式票据。一旦发现商家停业、倒闭或卷款“蒸发”,应主动投诉或报案。

案例二:皮肤很受伤 不用还不行

市民陈女士在四川315消费维权网上投诉称,去年底被一中年妇女以填资料为由带到总府路上的成都柔婷美容,该店以免费试验产品为由推销了一张1000元贵妃卡给她。试用之后,陈女士就感到脸部疼痛像被灼烧,还伴随着红肿和皮疹,显然皮肤受到了强烈刺激,背部也疼得无法靠坐或平躺。

在办卡当天下午,陈女士就向负责她的美容师打电话,表明自己的皮肤不适合柔婷产品,要求退卡,得到的答复却是:退卡是不可能的,要么就继续在那做,要么就转卡给朋友。于是陈女士在办卡后的第三天,就去该门店退卡,被告知卡办了不允许退,而且店员的态度很差,这就更加坚定了陈女士退卡的决心。

消协支招:有意识地收集证据

一些美容机构向消费者口头承诺某项服务或达到某种效果后,一旦出现问题则以消费者的个体差异等为由诱使消费者继续接受服务。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又往往因缺乏索赔证据而陷入被动。因此,消费者在处理美容维权纠纷时应着眼于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证据收集: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物凭证、服务单票据;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检验鉴定结论等;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等,方便维权。

四川在线记者 李恩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