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房里的特殊课堂 打着点滴画着画 戴着口罩唱着歌

08.11.2014  13:15
昨日,白血病爱心病房小课堂开课。图为志愿者在病房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上什么课?

目前计划每两周上一次课,每堂课预计2小时。现在开设了英语、绘画课程,分两个班上课。课上运用PDA教学,每个班的孩子不超过4个

谁当老师?

除了志愿者团队,一些社会人士也加入到小课堂的活动中。此外,一些学校的老师愿意义务来病房为大一点儿的孩子一对一辅导

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地点设置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二病区(下称“二病区”)内;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几乎都是掉了头发、戴着口罩的肿瘤患儿!昨日,这个名为“白血病爱心病房小课堂”的特殊课堂正式开课,成都商报记者走进了教室,上课的孩子们,大多都还打着点滴……

开课特写·病房里的欢笑声

戴口罩打点滴 躺着也要学英语

妈妈,快带我去上课,我要学英语,我不痛……”特殊课堂2点半正式开课。可2点不到,7岁的文文就吵着妈妈带她上课。看着打点滴、戴口罩的女儿,母亲的泪花儿在眼中打转,但她并没有拒绝。而是牵着文文的小手,拿起输液架,陪着文文来到了日间病房。这里,就是孩子们的“教室”。

在随后10多分钟内,四五个孩子在家长陪同下走进来,同文文一样,他们均戴着口罩,部分孩子同样打着点滴。这间病房内,还有两个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受病痛的折磨,病床上的阳阳脸色有些发白,但对于接下来的英文课,他希望能参加,即使躺着也要学。

同学们,谁最喜欢学习啊?”下午2点半,志愿者老师上课,话音刚落,孩子们有些害羞,都互相望着,乐呵呵地笑,但就是没人举手。不过,当老师分发个人信息卡时,大家都争着索要,卡片上有每位孩子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如果表现得好,就可以获得老师们的一个印章,印章积攒多了,就会有奖品。

小朋友们会用英语唱《小星星》吗?”“”“唱得好可以得印章哦”……接下来,孩子们都认真地唱着,病床上的阳阳也不时张嘴,欢乐的笑声和歌声在病房中回响。

这边,孩子们快乐学英语。隔壁病房内,绘画班也正式开课,3位孩子坐在病床上,少数孩子坐在凳子上。同样,大多数孩子手上都有输液管。课上他们要学画雨伞,依照老师画的模板,孩子们有模有样地画着,并往伞上涂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画得好……”志愿者老师的赞扬声不断,孩子的笑声也不停。

课堂背后·同白血病作斗争

头发几乎掉光 天天喊着想读书

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一些家长只能默默抹泪。绘画班上的小女孩丹丹,今年还不到7岁。戴着口罩的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十分惹人喜爱,因为治疗等原因,丹丹头发几乎掉光。“天天都喊想读书。”在丹丹母亲王女士看来,小女孩很爱漂亮,但相对于漂亮而言,她更喜欢读书。

我叫……喜欢画画……”见到记者,丹丹会很懂事地介绍自己,不过声音有些虚弱。平时,听见女儿那一声声“想上学”,王女士都忍不住落泪。她说,2个多月前,丹丹突发高烧送医救治,那时她才刚上一年级,之后就被迫离开了课堂,整日呆在医院同病魔作斗争。女儿很喜欢学习,最喜欢的就是画画。

在病房内,如同丹丹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除了忍受化疗的痛苦外,还必须过着天天输液、吃药的生活。“有的孩子刚入院时还比较开心,因为可以不用上课了。但这只是一个过程,呆久了后他们就发现生病不是这么好玩,会喊着想回课堂、学校。”据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周晨燕介绍,如今每天有30多个孩子在该病区治疗,在科室以往开展的志愿者活动中,虽然许多患儿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去学校,但经过前期调研及试运行,不少学龄肿瘤患儿渴望在身体情况许可的前提下,能够继续学习。而至少有80%的孩子都告诉过周晨燕希望学习的想法。据周晨燕介绍,二病区的孩子如果想上课,可以提前报名,他们会协调上课时间。

(记者 李惠 摄影 陶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