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近3年疫苗接种 异常反应19例 偶合窒息死亡2人

26.12.2013  09:22

今年成都新生儿死亡225人,暂无证据表明与乙肝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

12月23日,成都市双流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完疫苗的孩子在观察室观察。吴小川 摄

针对近期湖南等地婴儿接种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成都已组织专家对事件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停止使用康泰乙肝疫苗,回收封存现有疫苗。成都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贾勇介绍,国产疫苗的质量不亚于进口疫苗,家长可放心带孩子按免疫计划接种。

昨日,成都市卫生局召开媒体沟通会,会上首次公布了成都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

根据统计,2011年至今,成都共免费接种乙肝疫苗1213581剂次,其中使用康泰乙肝疫苗453756剂次,占37.4%。

同期,成都共报告疑似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8例,包括一般反应41例,异常反应19例,偶合症7例,待定1例。7例偶合症病例2例死亡,其中1例与康泰乙肝疫苗相关,为偶合窒息死亡。

1例偶合窒息死亡

与康泰乙肝疫苗相关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林通报,成都自2010年启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根据统计,2011年至今,成都共免费接种乙肝疫苗1213581剂次,其中使用康泰乙肝疫苗453756剂次,占37.4%。

同期成都共报告疑似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68例,包括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41例,异常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19例,偶合症(如偶合支气管肺炎、窒息、急性胃肠炎、低钙抽搐、奶粉过敏等)7例,待定1例。7例偶合症病例中有2例死亡,分别为偶合支气管肺炎和偶合窒息死亡。

上述68例疑似异常反应病例中,与康泰乙肝疫苗相关的一般反应11例,异常反应8例,偶合症4例,偶合窒息死亡1例。

今年新生儿死亡225例

无证据表明与疫苗相关

在媒体沟通会上,来自成都市妇儿中心医院的保健部主任、主任医师冉隆蓉公布了新生儿的死亡数据。

冉隆蓉说,该院承担了部分国家公共卫生任务,其中包括妇幼年报。

根据新生儿数据分析,成都市户籍人口今年的活产数为84519,新生儿(0至28天)死亡人数为225人,新生儿死亡率为2.66‰。而去年的新生儿死亡率为3.28‰,死亡率逐年下降。

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林说,从2011年以来的监测数据来看,今年接种乙肝疫苗后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数量、所占比例与往年相比没有异常,新生儿死亡数据也没有异常。而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今年的新生儿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存在因果关系。

成都疫苗由市疾控中心统一从省疾控中心进货

马林介绍,成都目前共设置预防接种门诊397家,服务儿童近90万人,每年接种疫苗在500万针次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接种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层层把关,确保接种安全。

在机构准入方面,接种门诊必须在房屋布局、设施设备、规章制度、档案管理等17个大项42项指标全面达标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接种服务资质。所有接种人员必须事先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还要定期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在疫苗进货方面,所有疫苗和供应商必须经过省、市专家组评审合格后才能进入进货名单,并由成都市疾控中心统一从省疾控中心进货。

在储存运输方面,建立健全全市冷链系统,用制度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在接种操作方面,接种人员严格执行预检登记、知情告知、三查七对、种后留观制度。此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开展现场检查考核和结果通报。(记者 刘春梅)

●热点回应

郫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死亡?

成都卫生局:非疫苗问题

马林说,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湖南等地婴儿接种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成都已组织专家对事件风险进行分析研判,组织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门诊对照规范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停止使用康泰乙肝疫苗,回收封存现有疫苗。强化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对既往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向省疾控中心报告乙肝疫苗需求,保证疫苗供应。

针对有媒体报道“郫县男婴出生三天死亡,家属疑接种乙肝疫苗所致”事件,成都市卫生局还在官方微博进行了回应。称郫县卫生局调查结果显示,接生医院疫苗管理和接种操作规范,医院使用同批次疫苗未发现类似情况。患儿病情诊断明确,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当地卫生部门已根据家属意愿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进一步鉴定。

国产疫苗质量不亚于进口货 请放心接种

成都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贾勇介绍,目前成都正在推进免疫接种门诊的等级化达标评审。目前,成都接种的乙肝疫苗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从省疾控中心进货,国产疫苗的质量不亚于进口疫苗,家长可放心带孩子按免疫计划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