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狗就打疫苗 内江一男子患上狂犬病恐惧症

16.12.2014  13:16

  一部《青年医生》让医疗职业剧火了一把,剧中角色因被狗咬患上了狂犬病恐惧症,经过医生心理治疗后恢复正常。其实,恐惧症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子祥介绍,有的狂犬病恐惧症,哪怕是狗从身边经过也担心自己染病。有的艾滋病恐惧症,一年检查四五次。对这样的情况,患者需改变认知模式,正确认识疾病,乐观看待问题。

  案例一

  狂犬病恐惧症 动员全家人打疫苗

  30多岁的刘某是内江市市中区人,几年前被狗咬后立刻到疾控中心注射了疫苗。可回家上网后,他发现狂犬病的危害比他想象中更厉害,于是开始对狗产生恐惧。

  如果有狗从身边跑过,刘某会马上检查自己的身体,看是否有伤口,如果看到有个小红点,他就会去注射疫苗,至今已注射了四五次。后来,连老鼠从他身边经过,他也开始担心。除担心自己患病,刘某还担心起了家人。刘某妻子多年前被狗咬过,他于是动员妻子去注射疫苗。而他8岁的女儿压根没被狗咬,刘某也要求注射。

  王子祥分析,刘某这种情况属于狂犬病恐惧症,对疾病的恐惧源于他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刘某妻子处于怀孕阶段,家里的重担压在了刘某一人身上。所以他担心自己患病后,家里会失去经济支撑,越想越极端,恐惧感也随之加重。

  案例二

  艾滋病恐惧症 剃刀刮伤全国检查

  上周,40多岁的钟某又一次来到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艾滋病检测,这已经是他今年以来第4次检查。

  今年年初,钟某在一家小型理发店剃胡子时,理发师不小心刮伤了他的脸部,流了一点血。回家后,他先是网上搜索艾滋病相关知识,怀疑自己可能会感染艾滋病之后,他开始不断接受检查,先后到过内江、重庆、成都、北京等地医院检查。

  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钟某依然不放心。第二次到医院检查之后,钟某就来到了精神心理科专家门诊咨询。“他知道自己可能是心理问题,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要做检测。”王子祥说。

  原因 特定物体恐惧 与谨小慎微性格有关

  医生介绍,不管是恐惧艾滋病还是狂犬病,都属于特定物体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害怕接近特定的动物,如:害怕高处、雷鸣、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在厕所大小便、进食某些东西、牙科治疗、目睹流血或创伤,害怕接触特定的疾病,促发惊恐的具体情境。

  王子祥指出,恐惧症患者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有轻微的症状出现,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开始严重,可以持续数十年。恐惧症如果不及时调节和治疗,恐惧症状会伴随人的一生,不会自动消失,而且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加大。

  恐惧症和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关,患者往往性格过于认真、谨慎、追求完美,遇到事情往坏的方面想,无法客观认知、评估问题。

  治疗 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乐观看待问题

  据介绍,恐惧发生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自主性神经症状,如出汗、心悸、气短、头晕、颤栗甚至濒死感。恐惧症人明知恐惧不应该、不合理,但自己无法控制。为了避免恐怖症发作,也为了自己不再那么痛苦,不再那么担心和害怕,恐惧症人极力回避和逃避所恐怖的客体和处境。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持续恐惧一周,应立即找专业心理医生疏导。首先是药物治疗,服用抗焦虑的药物,让大脑中负责情绪区域的化学物质趋于平衡。然后是心理开导,让患者纠正原有的挂念,正确认知疾病,遇事往好的方面想,乐观看待问题。当感到恐惧时,可以试试让自己放松,转移注意力。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