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综述】打造科技战“疫”的“智”胜利器

04.03.2020  17:44
成都大学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场上

畜禽原料采购,如何把控源头防疫检验?


屠宰、分割、产品加工,车间生产如何防控病毒感染?


贮藏、运输,冷链环节,如何消除病毒传播风险?

……

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逐步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成为“两手抓”“两手硬”面临的首要难题。


四川作为一个畜禽肉制品生产大省,不少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对即将到来的复工复产充满了焦虑,这些问题就是悬在复工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必须找到破解之道!


成都大学的科研人员,早已瞄准这一要害,启动“”胜狙击行动。


企业所急,就是科研所向!

校企联合攻关,发布肉制品企业复工“秘籍


王教授,《指南》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们复产总算有规可循,心中有底了!


2月初,新年尚未结束,随着中国肉类协会官网正式发布推广《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卫生安全防控指南》,大批亟待复工复产的畜禽肉制品企业面前的拦路虎消解于无形。作为《指南》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成都大学四川肉类产业研究院/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卫教授,收到了来自川内铁骑力士等长期合作企业安全生产、质量品控技术人员的真挚感谢。


谋一世者,方可谋一时。为了这一天,学校早已开始前瞻布局。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有学科齐全、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对内严防死守抓防控的同时,对外服务国家,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月底,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抛出了指引全校科研工作的战“”标靶。


他随即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希望全校教师发挥所长,聚焦疫情防控的紧迫需求、聚焦产业企业现实需求做研究、献智慧,践行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初心使命!


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强调,研究机构要树立大格局,聚焦国家和需求做研究,职能部门要服务抗疫大局,优先保证疫情研究项目的人员配备、设备调拨、后勤保障、经费支持等。


国家有需要,党委有要求,科研见行动。


王卫教授说,我们和学校党委的要求完全同向同行。早在疫情爆发初期,研究院/实验室核心成员就居家通过网络互动研讨,大家很快达成一致,不论疫情发展如何演变,企业复工复产总会到来,那么明确防控规范、保证安全生产就会成为所有食品加工企业迈不过去的第一道坎。


服务产业一线需求,这正是四川肉类产业研究院/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期聚焦食品企业搞应用研发的集聚优势所在。针对食品企业复工最急迫的卫生安全防控规范需求,研究制定《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卫生安全防控指南》——科技攻关的目标很快明确下来。



网上会商,应急科研团队迅速组建。王卫、张崟两位教授牵头,张佳敏副教授、刘达玉教授、吉莉莉博士、陈林博士、赵志平博士、白婷和侯薄等近10位教师参与,分工负责,倒排时间节点,各模块研究工作紧锣密鼓推进。


校企合作,聚焦企业实际做研究。研究院/实验室长期以来,与省内食品产业企业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关系,与部分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培训技术人员,参与科技攻关,50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衍生经济效益超50亿元。此次应急攻关,自然少不了企业的参与,研究团队与川内高金实业,铁骑力士集团、通威集团等龙头企业密切联系,数名业界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参与,认真听取修订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指南》的实践操作性。


查阅国家卫生法规、防疫指导性文件、企业生产标准,研究分析生产防控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团队研究人员,克服无法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困难,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研讨等远程办公方式开展沟通合作,各项研究工作快速推进。


夜以继日,十易其稿。2月初,王卫教授研究团队正式发布《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卫生安全防控指南(第一版)》。全文1万余字,从企业人员、厂区、车间卫生、原料处理、屠宰分割、加工车间、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库房管理、外来人员、车辆、感染或疑似感染应急处置等肉类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 13个关键环节,提出了防疫的具体方法、技术细则和操作要点等详细方式指导。


指南》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农产品加工食品产业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肉类协会在官网上发布,迅速在省内外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广为应用,包括四川省上百家肉类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国内上千家肉类企业及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将《指南》作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生产规范,或作为制定企业实施细则的依据,成为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的“保护伞”和“及时雨”。


其后,中国肉类协会与成都大学农产品加工专家团队合作,以《指南》为基础推出了面向全国的《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并在此后不久又根据疫情进展和经验积累,推出了《指南》第二版和动漫版,至此成都大学的“四川造”《指南》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扬长避短,发挥传统研究优势!

另辟蹊径,提升传统中医药战“”力


刘涛,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长期聚焦祖国传统中医药做研究、搞开发。


肺炎疫情爆发后,他以自己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职业敏感性及早判定,随着疫情持续演化,初期西医西药独霸天下的格局必将转变,传统中医药在持续支持治疗和帮助患者康复方面,必将大有可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时不我待,必须迅速找到药理依据,遴选有效药物。刘涛教授迅速组建起学院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达成从已有长期科研积累入手的共识。研究攻关即刻启动。


2月9日开始,团队选定从在研新药肺毒清颗粒、四川省卫健委推荐防治用药抗病毒颗粒、国家卫健委推荐用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入手,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进行探索研究。


短短8天时间,灯光漂白了实验室的墙壁,诺大的楼宇之中,只留下课题组成员忙碌的身影。


3种中成药,248种化合物,781个靶点以及275条通路。最终实验数据,清晰表明了三种药物对NCP的活性物质、作用靶点及调节信号通路,初步证实了中医药防治NCP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为发挥中医药优势抗击肺炎疫情提供了进一步切实可信的参考。



一鼓作气,课题组迅速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了《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冠病毒(2019-nCOV)肺炎化合物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肺毒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潜在物质基础研究》三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其中,第一作者为我校在读本科生邓燕君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冠病毒(2019-nCOV)肺炎化合物研究》,在线发表于中药学类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中草药》。


瞄准前沿,抢占科技高地!

主动担当,锻造以药止“”新利器


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


国家级平台,理应有更多担当、更大作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川抗所从领导班子到各研究室一线科研人员,上下一心,主动出击,喊出了科技战“”的信心和决心。


刘昌孝院士,川抗所《中国抗生素杂志》主编。2月5日,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敏锐的研究眼光、科学的专业判断,发表主编专论《认识新冠病毒肺炎,关注疫情防控药物研发》。


院士团队聚焦未来新药研发和疫情防控,对新冠病毒发展、特性、疫苗预防、治疗药物应用和治疗药物研发等作出综述评价,提出强化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科学开发与应用的基础研究等建议。《中国抗生素杂志》与中国知网合作,采用网络首发方式快速在线发布,及时为国家疫情防控提供对策参考。


病毒肆虐,研发并生产出关键药物,就是一把能以药止“”的战场利器。全国、乃至全世界医药研发机构,无一不在紧盯着这一关键领域。


曾经在国内首先突破阿卡波糖仿制国产、研发全球首创新药利福喷丁等领域硕果累累的川抗所,再次瞄准新冠肺炎药物研制前沿,主动担使命,全力作冲刺。


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曹胜华教授,紧密跟踪抗COVID-19药物研究进展,第一时间启动对抗COVID-19临床实验药物瑞得西韦的首仿药物研究。相关合成工艺研究作为优先项目,全面紧急铺开,以备在临床试验有效情况下,确保国家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具备大量生产的技术储备。


整合研究资源,开展联合攻关。曹胜华教授、郭晓强教授和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胡建平教授,共同组建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参与省市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主研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科技攻关项目“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老药新用以及候选药物筛选研究”课题,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及合成工作。目前,已设计15个新的拟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的化学结构,启动计算机验证。


抗击疫情,狭路相逢勇者胜,科技战“”智者胜。成大科技工作者心系人民、服务社会、奉献国家,把为国担使命、为民谋福利的初心使命,锻铸为战“”战场上的一枚枚利器,盛开成一朵朵“科教之花”。

编辑:徐凯         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