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进行时】疫情中的2020届成大毕业生:在无序中寻找可能

30.04.2020  17:13

编者按: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改变无数人的人生轨迹,生活仿佛按下了减速键。而本该奔走在学业与就业间的2020届毕业生也成了特殊的一届,他们或正经历着“云答辩”“云复试”“云求职”,甚至可能参加一场“云毕业典礼”……一些毕业生迫切地希望从单一的等待中抽离,在混乱与无序中寻找另一种出路。


这里有8位2020届成大毕业生在混乱中探寻有序的毕业故事,也许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这届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毕业生们,面临着怎样的抉择。

 

任安娜(左二)和小伙伴


就业: 我终于成为一名准护士啦


2016级医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  任安娜


我是湖北武汉人。2020年春节,我第一次没有回湖北和家人团聚。彼时的湖北困于疫情,人人自危,我也刚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名实习护士。


原本,我早已订好了回湖北的车票,准备好春节假期回家过年,但疫情的势态日渐严峻,我只能退掉回家的车票。实习护士和湖北人的双重身份让我对这次疫情更加敏感,内心的恐惧与忧虑在纷繁复杂的疫情信息中与日俱增。恰好得知医院会派医疗队驰援湖北,我立刻去问我的带教老师,能不能参加医疗队。但我还只是一个实习生,尚在学习阶段。老师告诉我,等以后专业知识学扎实了,才有能力在危难面前冲锋上阵。


原本在华西医院为期十个月的实习,最后也不得已转到了线上。但工作量减少的同时,准备护考、毕业论文以及各种类型的线上招聘会,也并没有让我闲下来。宅家学习的效率自然比不上学校图书馆,可我也会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3月左右,我向华西第二医院投递了简历,经过初选和面试,昨天,我收到了入职通知,工作算是稳定下来了。


回想起我的大学,我成长了很多,在自己本不喜欢的专业上找到人生的方向,对周围令人心烦的人或事也学会了接受……虽然也会为大一大二的松懈和执拗感到遗憾,但我也很喜欢现在的自己。要知道,我们手中藏有宇宙,定能走向远方。



实习: 今天也是为走 花路 而不懈努力的一天


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王博


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去年年末,我得到了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实习的机会,在《少年说》第四季栏目组任宣传导演,负责运营节目新媒体宣发。


繁杂的工作要求精细,也索取着时间。加班不过是家常便饭,晚上十点下班即是奢侈,最晚的时候凌晨三四点才到家,即使周末也在工作。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进行很顺利实习也只能转为线上。


疫情发生后,我从湖南回到了成都,所有工作都转移到了线上。线下实习的紧张和忙碌不会因为变成了线上而有丝毫消减,剪辑视频卡段,制作抖音视频、精彩预告、后期花絮、文案及海报......所有的物料都直接上传到公用的网盘里,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不能一起观看视频进行实时讨论,效率也降低了不少。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站在高平台上,意味着必须承受更大的压力。我哭过很多次,好在发泄完了也就挺过来了,我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甚至有机会留在长沙继续工作。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留在成都,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在成都的一家广告公司做宣传导演,主要负责视频剪辑。我们节目一周播四天,几乎是日更,工作量很大,加班只是常态,每天工作都跟打仗一样。


人往高处走,每天都是我们为了永远走“花路”而不懈努力的一天。



敬三年岁月一杯酒


2017级食品系硕士研究生  谢云霄


我是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系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按照原计划,在过完春节的第二周我将返校,为完成毕业论文和备战考博做准备。受疫情影响,阵地从学校实验室变成家里书桌前。


在学校,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是8个小时,庆幸于平时的努力与不拖延,现在已经不用为完成论文实验数据苦恼,但家里过于轻松舒适的环境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很多时候我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进行未完成的工作。但好在前期工作比较扎实,为后续毕业论文顺利通过预答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目前论文正处于送审阶段。


研究生这三年时间毫无疑问是我成长最快的三年。我还记得导师曾问我:“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这么多年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答道:“做人的道理、积累的知识、综合能力。”导师却说是:“学习的能力”。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从发表第一篇中文核心、第一篇SCI的发表再到获得国家奖学金,是我对这句话的践行,保持初心与贪婪地享受成功,永不能忘。


因为疫情,原本还能与实验室的老师、师弟、师妹们相处的半年,很可能变成线上答辩、开校即毕业,我的考博计划也不得不另行打算。考虑到自身的学习状态,我只好放弃了部分公开招考的学校,转向以申请考核为主的学校。目前,我已经整理提交了初审报名材料,正在等待初审结果,希望能有个好消息。也希望疫情能够早日过去,一切都能正常运转起来,至少还能在最后拥有一场属于我们的毕业典礼。

                                                                                                               

闵盈作品


迷茫时静待花开


美术与设计学院2017级美术研究生  闵盈


我是美术绘画专业研三的学生,具体的方向是水彩画。这个专业本身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待在工作室里反复练习,因此相较其他专业的同学,我们反而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小。写字画画一直是我学习的方向,我也一直把它看成是伴随我一生的事情,所以疫情期间反而让我有了更充裕的时间练习。


不同于之前《废墟》系列题材中对物的叙述,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我的创作主题开始慢慢地更加关注当下身边的日常生活,作品更多地建立在我对当下生活中面对平常事与物的感受里,使我和真实的生活接近了许多,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相比宏观叙述,我渐渐更加关注身边细微的生活,并且逐渐去追求艺术的多维度理解,给观者以更多的可能。


今年的毕业作品展览也从往年现场展出为主转为以线上展览为主。但其实这样感觉特别好,我们的作品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展出,针对的受众群体也就更大了,很大程度上不太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毕业作品展览进行的同时,也意味着硕士研究生生涯快要结束,想想本硕七年在成都大学的时光,我感觉非常快乐。曾经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但能够坚持下来离不开老师前辈的帮助和同学朋友的鼓励,我觉得我很幸运。


疫情期间,找工作的压力明显增加了,同一个岗位有了更多的人去争取。虽然我目前也没有找到工作,但还是能够感觉到认真做专业时给予自己心里的一种力量。因为画画的过程就是,如果努力没有结果,就再努力一点。只有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才会有些许感悟。


静待花开》系列作品的名字就是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告诫自己的话。迷茫的时候沉静下来,在真实的岁月里默默努力,静待花开。家里种植花草,有时想想人也同自然植物一样,在花还未开之前默默地扎根生长,经历了四季风霜,相信终有一天会绽放。

 


考研: 所有坎坷 终成坦途


2016级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  卢圆


卢梭说:我所怀念的幸福绝不会由昙花一现的瞬间构成,而是一种质朴却持久的状态。疫情的原因,原本的复杂反而变得简单,时间安排也规律起来,每天看看论文、写点题、做做饭、散散步,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理想中的乐趣。


当初按时离开学校的我们,却不能够按时返校。原本计划2月3日返校等初试结果,然后根据情况准备复试或者二战,随着疫情的蔓延,假期无限延长,“”在家成了假期所有的安排。


去年,抱着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数学教授的希冀,我报考了西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5月初,西南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考试复试线,我落榜了。370分的复试线,我考了362分,8分之差,无缘复试。我只能随即准备调剂,再不济,二战也未尝不可。


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你面对很差的境遇时,你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当面对这个不太好的情况,自己反倒是很冷静,因为目标足够明确,可能到达的过程不那么容易,但我始终相信,所有坎坷,终成坦途。


回首四年大学时光,第一年因为想丰富生活,加入学生会、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第二年因为想锻炼能力,成为部长、完成暑期实践,第三年定下想要考研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我这四年过得还算充实,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不知何时能返校,会以怎样的方式毕业。但莎士比亚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所以与其浑浑噩噩地等待,不如用现在的时间做点现在认为正确的事。



考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6级工商管理专业  冷晨曦


今年,考研的国家线和院校线公布时间一再延迟。我们这批研考生就像在黑夜中盼黎明,等待的时间总觉得漫长。去年3月,我决定跨考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原本2月11号公布的初试成绩受到疫情影响推迟到了20号,又加剧了我等待的煎熬。


398分,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我吃了颗定心丸,着手开始准备复试。目前的计划是分为英语、专业课两个部分,和朋友一起练习英语口语,背一背常规问题,认真准备专业课的笔试和面试,巩固基础知识,每天保持1-2道题的训练状态。


努力是最充实的也是最难熬的,现在想想备考那段时间,最崩溃的时候,甚至决定放弃,退了考研群、取关公众号、跟所有人说不想考了。在完成这一系列“报复性”行为之后,一想,都已经走到这里,为什么不再坚持坚持呢?于是,下定决心和西财死磕到底。后来,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把《新闻学概论》看了12遍吧。


考研其实也是一个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要合理评估自己和竞争者的能力,根据成绩和兴趣选择院校和专业,多方面了解、收集信息,同时要劳逸结合,保证每周一次的休息日。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疫情警报还未完全解除,返校时间未定,毕业答辩已经在线上完成,但不知道属于我们的毕业典礼会不会也变成线上举行。时间的洪流推着我们向前走,悉数大学四年,我更加确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缪说,“对未来一切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希望自己未来可以跳出舒适圈,尝试接触新的领域,成为一个还不错的人。



留学:planA 和planB


2016级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  肖雨竹


2019年11月,我申请了英国爱丁堡大学语言教育专业研究生。今年1月收到了录取通知。收到录取通知的感觉很奇妙。但眼看海外新冠累计确诊人数攀升,情况不太明朗,爱丁堡大学的报到日期也迟迟未定,出国读书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谁叫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恰恰就赶上了这一波百年一遇的大疫情。“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是的,千千万万个“”正是被疫情改变原本的人生轨迹。


最近,学校发布的“西部支教”活动,我想如果条件允许,很想申请入学资格延长一年,去往西部支教,为以后的学习再积累些不同经验与认知。因为学语言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很多东西通过文字未必能领悟到真正的含义,但是实践却更直观与深刻。


这么长的寒假还是第一次遇见。为了充实我的居家生活,英语专业的我,每日的听力训练、记忆单词、阅读与观看英语视频必不可少。做饼干、做贺卡、练习手工和绘画,也填补着闲余时间。经老师介绍也承接了一个翻译项目,成立了一个翻译小组,在线上完成所有的翻译工作,穷尽自己的实践能力让日子变得有趣些。


今年,我和很多毕业生一样在线上答辩了。四年的时间就要以此收尾,回想四年时光,大一努力稳住了年级第一,大二有幸去成都市外办实习,大三到四川文献中心的杂志社做过英文编辑。任何成功都并非易事,任何付出都起价值。每一种尝试都成为我身体内的一中积淀,滋润着我,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运会志愿者: 步履不停,成长 不止


2016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李瑶


去年4月,学校启动建设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看到老师发在就业群里的大运村筹委会的招聘信息,我立刻就报名并有幸入选,进入筹委会实习。


在筹委会我主要负责市场开发工作,从学生转换成一名上班族,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也成长了许多。实践出真知,许多东西还是要走出校园,切身实践才能体会到的。


疫情来后,不能出门实习和聚会,宅家空闲时间就多了不少。之前忙于实习,疏于英语学习,有了这样的闲暇时间,我才有机会静下心准备论文和专八,正如有句话所说:“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现在的我站在人生的转角处回望大学四年,收获颇多,而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同学们的身上学到“认真、踏实”的品质。大一的我其实很浮躁,每天想着逛街、美食、追剧,但在周围同学们的影响下,在明白自身局限性之后,清醒地学习,一点一滴地提升自我。


很幸运大学遇到的这些老师们。陈欣老师总是鼓励我,在她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去尝试着认真学习英语,唐慧君老师、宗端华老师、白杨老师、黄鸣老师、唐冬梅老师等许多优秀的老师,让我对英语学科也开始有了更深的体悟。


从未想过毕业后会从事英语有关的专业,但在老师们的指引下,我逐渐产生了对英语的兴趣,出国读书也欣然选择读英语教育。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师者仁心,敬佩他们的学识,也希望能逐步提升自我,成为一名教师。


我已经收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录取通知,但疫情当前,入学时间遥遥无期,毕业时间倒是日渐临近。别的安排暂且不说,等开学,第一件事就是要和朋友去吃火锅! 

 


无论是考研、就业、出国,2020届毕业生在疫情仍不明朗的当下,都如同深陷泥潭无法动弹。疫情带来的蝴蝶效应究竟会在多大范围内、多长时间里产生影响,我们无法预估,但始终有人不愿被环境摆布,努力挣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你看,张澜大道的银杏叶已经绿了,明德东路的樱花也早已盛开。且待春和款款行,2020届毕业生,愿你们奔山河而去,山河也奔你们而来。

编辑:闵秀玲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