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陈少轩:疏光斜影,清泉涌动——读《儒林外史》有感

05.09.2014  10:52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问世,如一柄利剑出鞘,光影纵横,深深刺在封建科举的心脏上。这是一部“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小说,作者用极大的篇幅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鲁迅评价其艺术风格“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这部古典讽刺小说,让我感受到了光和影的较量,看到了吴敬梓心中的理想天堂。

一、儒林斜影

这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牢牢地吸附着一群投机钻营的读书人,他们有的竟为了功名富贵而舍着性命去追求。小说开篇写道:“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何处?”这是老生常谈,却很少有人看破。

  “”,则通“进士”,取名便有了周进、范进。周进作为全书第一个出场的重要人物,为范进中举埋下了伏笔。他一出场就已经六十多岁,却还一心想着科举高中,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的毒害。他路过贡院时更是让他心觉酸楚,竟一头撞板,险些取了他性命。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种性格的根源,是那虚伪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对人的异化。周进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从一个大半生穷愁潦倒的秀才到暮年春风得意的国子监司业。前半生窘迫、后半生富裕的周进,与后文出场的前半生坦荡、后半生堕落的匡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讽刺效果,让人喜笑之后又觉得悲凉。

  “”,则通“模子”。所以,范进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想做进士的模范。初中就已学过《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当时觉着范进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的产物,现在重读《儒林外史》,觉得他更是一个热衷功名、迂腐无能、虚伪奸诈的蛀虫。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却还在读死书考科举,作为一个男人,有什么比养活家人的责任更重要的呢?科举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一旦被挡在科举之外,就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一旦进入了名利场,就如同得道成仙。于是乎就有了周进过贡院撞板寻死,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作者刻画这两个人,从中举前受人嘲弄、羞辱、践踏,到中举后世人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写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巨大的反差正是士人争先恐后、至死不渝也要科考的原因。他们相信一旦跃过了“龙门”,跻身上流社会,就能摆脱这种受人鄙视与唾弃的身份。的确,考取功名得到的物质、精神,如同天上掉蜜罐,几个人能保持清醒,尽管周围没有几个是真情真意。景兰江对匡超人说:“可知道赵爷虽不曾中进士,外边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十几处,行遍天下,那个不晓得有个赵雪斋先生?只怕比进士享名多着哩!”话虽这般讲,可景兰江这几个人假托无意功名,充当名士,自命清高,一心却想着名利双收。匡超人受到这些人的熏陶和潘三的诱导,他从一个天性孝悌、心地善良的少年质变成了一个人格沦丧、薄情寡义的吹牛家。作者通过一个农家子弟堕落的全过程,揭露了恶浊势利的社会、牢笼士子的八股取士的罪恶本质。可谓,借读书人打封建社会的“板子”。读懂了作者对匡超人的爱与恨后,就能深深地体会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哀与乐。

影,躲在人们良知的身后,被科举制度的弊病桎梏着。

二、士林疏光

有影就必有光。当士林真名士的光芒打在那些功名的傀儡身上时,他们的嘴脸更加清晰。小说第一回塑造了一个视乌纱如草芥、嵚崎磊落、学识渊博的真儒士的形象——王冕。作者以“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为首回标题,直抒胸臆,寄托了心中的理想和希望——哪怕这世上多一个像王冕这样的人存在,这世界也会更加光明。

作者吴敬梓,他出身富裕,也曾参加科举考试,却遭到侮辱,后他“坚以疾笃辞”,不再参加应试,所以对考八股、开科举的利弊感受尤深。作者与书中一位主人公——杜少卿极为相似。杜少卿也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瞧不起功名富贵。他敢于在那个令人窒息的时代反抗,这与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书中写进自己的影子,以唤醒沉睡麻木的人们。

当然,《儒林外史》中出现的真名士还有很多。如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庄征君,真实平淡、超凡脱俗的虞博士,行侠仗义、为民着想的萧云仙……作者通过这些正面人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也希望用这些树立在黑暗、污浊的封建末世中的光辉榜样去散发光芒,感召世人,让这一股清泉涌动不息,流向光明。

光和影的较量从未停止,但我看到了作者所期望的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醒悟。科举制度早已废除,一轮又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如期而至。 如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摒弃。开放的社会,包容的胸怀,多元化的价值观,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成功之路并非唯一。能读好书固然不错,就算上不了大学也不能阻挡成功的脚步。就算读书,也不能读死书。多元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只要你能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你就是人才,你就成功了!十二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也算是教育的受益者吧!回顾求学之路,尽管艰辛,但我回味无穷,因为,经历、甚至苦难都是一笔财富。和吴敬梓笔下的封建社会比起来,我们的时代幸运太多。

面朝阳光,你就看不到阴影。吴敬梓对社会充满希望,我们也是。愿当代社会疏光斜影间,仍有清泉涌动。


作者简介:

陈少轩,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酷爱运动,也喜欢静静地思考,理智地规划人生,然后很狂热地把它变成现实。尽管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从不言败,不言弃。读书可以让人平静,使人成熟。愿一直以书作伴,让人生的旅途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