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黑龙江省近50%留守儿童患抑郁症及焦虑症

02.09.2014  13:24
  8月20日,在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青阳社区,志愿者在陪伴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籍。(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中国日报网9月2日电(远达)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可以说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所付出的一笔巨大成本。有外媒称,中国正在努力提供相关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英国《卫报》8月30日报道称,这只是个毛绒玩具,但它被放入一个男孩怀中。他装着给它喂食,甚至带上“王冠”——这令他获得安全感。中国有关部门希望此类小物品有助于防控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在英国开始削减用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预算经费之际,中国正寻求扩大相关服务,促进心理治疗并采取防范措施。

  从2012年起,北京的幼儿园和学校一直在提高儿童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和身体上。去年,中国实施首部精神卫生法,并要求儿科医生筛选有早期征兆的患者。

  心理专家郑毅(音)的研究表明,中国约15%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看似好于其他国家的20%。但有些问题,如焦虑症,正在中国孩子中与日俱增。

  中国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令更多父母开始关注子女心理健康。但发展也带来新问题,包括家庭结构剧变和教育及社会压力增大等。郑毅表示,对许多孩子来说,经济如今并不是问题。他们或许享受更多关爱,但由于缺乏同龄伙伴而感到孤独。

  专家表示,在中国心理治疗正迅速增加,但在服务提供方面仍存在严重问题。缺乏儿童心理医生就是问题之一。而广大农村既是服务最稀缺,也是对服务最有需求之地。

  许多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家中。黑龙江省一项新研究发现,近50%的留守儿童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相比之下,城镇儿童的比例为30%。

  在留守儿童中,某些在单亲家庭长大,其他则由已无时间或精力培养他们的祖父母照看。一些监护者通常只关注其物质却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孩子更易受困于情绪波动和紧张,心理问题更复杂,留守儿童通常有自卑感,不太自尊和自信。他们中许多人缺乏安全感,害怕与人交流或感到十分焦虑。

(原标题:英媒:中国努力应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