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解近渴 水畅心更畅——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黄泥村水利扶贫见闻

06.11.2017  10:52

      “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曾经的黄泥村真实写照。
      近日,沐浴着秋日正午的阳光,笔者大约驱车两个小时,来到了早已“名不副实”的——邻水县九龙镇黄泥村。

兴水利,远水也能解近渴

      “没得水啷个都不行啊!”家住黄泥村四社村民杨德培一边停下手中的农活,一边对笔者道出了他多年的心声,家里6口人5亩地,过去只能靠天吃饭,也不敢发展产业,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黄泥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历来有种植再生稻的习惯,但由于该村原有水渠多为五六十年代修建,损毁废弃多年,缺水严重,再生稻产量一直不高。
      “现在水渠修到田坎边,终于实现涝能排、旱能灌了。”途经黄泥村四社时,地势渐渐变得开阔起来,一望无垠的稻田映入眼帘,一股股浓郁的稻香扑面而来,稻田里的农伯正在查看今年再生稻的长势。据笔者了解,该村12个社2235人,耕地1811亩,种植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实施“小农水”项目,已新建水渠580米,维修整治水渠7500多米,改建提灌站4个,满足全村的农田灌溉需求。
      “有目前这种条件,还得益于螺蛳沟水库充足的水源。”沿着水渠边走边聊,同行的镇水利员告诉笔者,去年该县投资300余万元对螺蛳沟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库水可自流灌溉黄泥村所有农田。
      今年是水渠通水的第一年,最大的受益者当属种植再生稻的农户了。“有了水源,今年再生稻丰收‘惨’了!”村支部书记曹旺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全村有水源保障的再生稻,最高亩产达到了400斤,创单产最高记录,全村增产至少10万斤,按目前市价每斤1.8元计算,仅此一项就为全村增收18万元。由于再生稻吃起来口感好、酥软,生长期短,成本低,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现已成为该村主要产业。

兴农建,精心筑巢引凤来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走哪里都方便,再也不是过去的‘黄泥’村了。”黄泥村五社社长周昌国自豪地对笔者说。据了解,该村还纳入了县级农建示范区规划,通过实施坡耕地治理、土地整理等项目,全村改良田土510多亩,变“零星分散”为“规范集中”,全部配套水系、道路,实施民居风貌塑造,按照“五改”要求,已完成房屋综合改造247户,8个社互通公路,所有农户实现了院院通,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田成方、土成行、渠相通、路相连。”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在黄泥村徐徐展开。黄泥村正在筑巢,引进规模化种植业业主。
      来到观景台,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基地映入眼帘。“除去成本以外,至少可以净赚15万。”基础设施完善后,重庆人张兵在黄泥村承包了50亩土地,发展反季节有机蔬菜,主要种植黑番茄、水果黄瓜等,下一步他还将扩大种植面积。
      一条条渠道流水潺潺,一片片产业丰收在望,一条条公路宽阔平坦,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泥村已是炊烟袅袅,灯光闪烁……

      黄泥村的新变化,仅仅是广安市“水利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他们结合自身职能和业务特点,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项目优势,帮助夯实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