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电视购物 凉山一名8旬老人遭遇五连骗 2015-10-13 19:48    来源: 四川在线

13.10.2015  19:59

    遭遇电视购物的狂轰滥炸,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拿起电话订购,却招来一次又一次的欺诈。10月13日,记者从凉山州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了解到,凉山一名8旬老人电视购物竟然遭遇五连骗,而这5次骗子的招数都“如出一辙”。

    今年4月,家住凉山州西昌市西宁镇的李绍富老人通过电视购物订了6200元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及其赠送的治疗仪,收到的却是一堆不知道能否食用的保健品和一个极其简陋的糖尿病治疗仪,电视购物公司通过换货和代收货款骗了李绍富5次,共骗走11360元。李绍富前往北京找寻这家电视购物公司,却一无所获,包裹的地址和产品的地址也不一样,让凉山州消委会也犯了难。

    “我以后再也不相信那些电视广告了!”李绍富在凉山州消委会的办公室气愤地讲述了他电视购物遭遇的连环骗。

     骗局开始:与实物不符的包裹

    年过八旬的李绍富,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视。4月中旬一天,李绍富看电视时,被一则购买糖尿病药品就赠送治疗仪的广告吸引了。“心动不如行动”,随后,经不住诱惑的李绍富订购了6200元的糖尿病药品及其赠送的治疗仪。几天后,包裹到了。李绍富要求验货,快递员要求先付款,不得已支付了邮局6200元货款后,取回了包裹。

    拿到包裹的李绍富十分开心,打开一看,里面根本不是糖尿病药品,而是保健食品,另有个极简陋的糖尿病治疗仪。他立马和电视购物公司联系,对方非常客气,连连说“对不起”并同意调换,请李绍富将东西寄回去。

    不久,李绍富接到邮局来的电话,说又寄来个包裹给他,邮局要代收1480元货款。李绍富十分生气,便打电话问对方。上次接电话的经理说按公司规定,每发一次产品都要由邮局代收货款,即使调换也必须付款,但该经理表示已将货款返还给李绍富,“大爷,你放心,这次我们寄了一张银行卡,里面有1480元钱,凭密码可以到当地的银行取钱,这样你就不会多花冤枉钱了。”李绍富信以为真,拿出1480元,从邮局再次取回了包裹。

     骗术深入:再次发错药物

    回到家打开包裹后,李绍富眼前一黑,包裹内依然是保健食品,不是自己要的。但里面的确有一张“北京储蓄卡”。

    来不及细想,为什么再次发错?李绍富按照对方告诉的密码到银行取款。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这张卡是伪造的,根本无法使用。

    回到家,李绍富再次拨通对方的电话。对方依然非常客气,连连说“对不起”并同意再次调换,请李绍富再次将东西寄回去。眼看花了几千块钱,买回这么一堆破东西,李绍富气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不知是骗子骗术高明,还是李绍富防范之心太差。对方就这样用同样的方式连续骗了他4次。而且,是在他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我当时就想赌一次,因为他们说会把我前几次的钱一起打在银行卡内,所以,我就信了。

     循环骗术:一而再,再而三

    连续4次,长达4个月,李绍富收到的都是同样的包裹,一心想找公司讨个说法的李绍富,又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谁知两天都没人接。8月初,李绍富还为此专门跑了趟北京,他说:“因为寄过来的包裹内有一张‘致患者朋友的一封信——保证书’上面的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186号龙德广场18楼,我就干脆直接跑一趟北京。

    李绍富介绍,到北京后,他并未找到该公司,于是到北京市昌平工商所投诉,但是他们让李绍富回当地投诉。

    没等李绍富回家,一名自称是公司销售部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这次是销售部发错了货,让李绍富安心回家,由他亲自发货。还说包裹内有一张“农业银行”的储蓄卡,上面存有李绍富所打出的10360元钱,是退治疗仪和前几次药物的货款,这次取货只需付1000元的代收货款。“我从北京回来没几天就收到包裹。”依然是邮政代收货款。李绍富掏出1000元,取回包裹。打开后,李绍富差点气晕过去,包裹内依然一如既往。(林炬煊 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