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电表检测流程否认网传被调快说法

13.06.2014  08:35

  主持人 侯丰: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现在生活好了,可是过日子还是得精打细算,特别是家家离不了天天要用到的煤、水、气、电,如果这表转得太快了,那就会极大的增加家庭开支,所以最近有一条传言就让人们十分忧虑。

  解说:

  近期,一则提为“电表被加速,电力公司干伤天害理事”的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流传,文章说中国75%的电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文章分析电表走得快的原因,是一些电力公司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的过程中,将电表调快。记者注意到,其实这样的说法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网上流传,而国家电网公司也曾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对此辟谣,但是这一否认并未完全打消网友的疑虑,因大多数电表是由电力部门统一采购并安装,在老百姓眼里电表准不准始终是一个谜局。那么,电表生产企业受电力公司指示蓄意调快电表的说法,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我的调查从杭州的一家电表企业开始,这家企业与电力部门合作了40多年,为其提供的电表采购数量达到8348万台,我们开门见山抛出了大家的疑虑。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江大川:

  作为我搞这个技术的,感觉不可思议。

  解说:

  江大川,计量专业博士,华立公司的总工程师。他说生产企业对电表精度的把控,共有三道关。

  江大川:

  一共有三道,这是我们叫一检就是一校。

  解说:

  所谓校表就是调整电表计量的准确度,我们注意到这家企业校表的过程全都采用的是自动化。

  江大川:

  我这个调表这个台子,各个省的质检总局得定期到我们企业来对这个台子进行校准,走字稳定了一段时间,我们重新对每一个表都要重新检验,就是二检。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程卫东:

  上了这个台子,我们的目标是往0调,好的和不好的,它通过整个系统会返回来,好的在这一边,不好的放在那一边,全自动的,没有人为干预的。

  解说:

  而出厂前,对每一批电表进行抽检,则是企业所说的第三道关。

  程卫东:

  这三道必须要全部合格,才能判定这个表是合格的。

  解说:

  虽说对电表精度的把控,生产企业表示有严格的措施,但毕竟都是企业的自检行为,有没有可能像网上传言的那样,企业迫于采购方电力公司的要求,不得不将电表调快呢?

  记者:

  如果你们主观有这个意图的话,还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程卫东:

  但实际上我们是无法操作这个事情的,政府相关技术监督部门如果在查的过程中,他会不定期的到我们企业来查,飞检。所谓的飞检就是说事先不通知,直接在流水线或者在包装末端成品库里面抽取的表去抽检。如果一旦查到这种事情,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灭顶之灾。

  解说: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近100家电表企业中标,每年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几百万只电能表。这100家企业都通过了国家质监部门的考核,具备计量器具生产资质。而事实上,在对电表的质量把控上,除了企业内部必须的三道关之外,质监部门在外部监管上也还有三道关。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 钱惠军:

  现在有三道关,首先在生产这一关是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的,第二个按照国家规定,电表是属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必须要经过强制检定以后,然后才能投入使用。

  解说:

  所谓电表的强制检定,就是依照国家《计量法》的规定,每一只电表出厂之后都必须交由质监部门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定。

  钱惠军:

  这个检定是有专门的机构,还要经过我们的专门授权。

  解说:

  那么所谓的强制检定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来到位于浙江嘉兴的浙江电科院计量中心自动化检定实验区,这里承担了浙江全省电力系统采购用表的强制检定任务。

  记者:

  一共要检测多少项?

  浙江电科院计量中心自动化检定实验区 工作人员:

  一共检测14个项目。

  记者:

  检测这些项目依据是什么?

  工作人员:

  每一个项目都是依据最新的检定计量规程来进行检定的。

  记者:

  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浙江电科院计量中心运营管理室主任 黄金娟:

  整个一个检定的过程需要90分钟左右,全过程无人工干预。

  记者:

  我们来看看检测过的这块表。

  黄金娟:

  经过检测过的合格的电能表,它的右耳上是出厂的封印,左耳上是加注了我们的检定合格封印。如果有人想打开电能表进行篡改,那么这两个封印就破坏掉了。

  钱惠军:

  强制检定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觉得能够放心使用这个电表结算。

  解说:

  据介绍质监部门采取了生产过程中抽检、出厂后强制检定这两道措施之后,在入户安装之前,还有第三道关。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工程师 项长根:

  检定以后,我们还要抽查10%是不是符合要求。

  钱惠军:

  即使前面一道关漏掉了,或者操纵了,但是后面两道关,它也是过不去的。

  解说: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只电表从生产到安装入户前后要经历六道关口进行质量把控,其中任何一道关口过不了都不可能安装入户。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近年来对全国单项电能表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都在90%以上。因此,网上流传了近10年的有关电表被蓄意加速的说法毫无根据,是彻头彻尾的谣言。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又传出了有关智能电表被加速的几个新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电力部门给用户安装的电表的额定电流大都为5安培,相当于用一个1200W的电水壶烧水时所达到的电流值,一旦家里电器再多一些,电流使用情况超过5安培这个额定值,电表就会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第二个说法是,民用电压基本在220V到237V范围内波动,只要电力公司稍稍控制一下电压,电压的升高也会使电表转速加快。第三个说法是,电力部门安装的智能电表本身的耗电量都被转嫁给了用户,那么网上的这些说法都有科学依据吗?我们来到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计量实验室,请专家用实验来求证。

  中国电科院计量所计量实验室主任 郜波:

  这个检测台是我们的做电能表质量检测用的一个主要的检测台,它可以实现电能表误差的一个检测,而且可以提供电流电压的改变量,对电能表一些影响量的实验。

  记者: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这个误差必须在正负2%以内才算合格,我们现在要做的其中的一个实验就是要看一看电流发生变化以后,它的计量还准确吗?

  记者:

  现在我们看到电流已经从5安加到了30安。

  郜被:

  现在可以看出来误差基本上全部保持在0.0几的状态,它的误差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我们继续把它的电流调到最大电流60安,现在我们可以看看电表的所有的误差情况,也是在万分位。也就是说网友以前说的这种电流如果超出额定电流,电流就会飞走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解说:

  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电压的升高是否会使电表的计量加速,目前民用供电电压一般在220V左右,专家按照测试规范操作,将电压升高10%,达到242伏,观察电表计量的准确性。

  郜波:

  这个电压已经增加了10%到了242伏,而现在这个时候,这个误差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

  解说:

  最后关于智能电表自身消耗的电能,是否会进入用户呢?专家表示从电表最初的设计和原理上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郜波:

  我们从一个简单原理图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电表它自身供电是靠一个变压器来供电的,居民家里用电,它是要经过计量芯片,才会累计产生电能,变压器就是并联在这个之前,所以变压器自身消耗的电流是不计入用户用电量的。

  记者:

  专家告诉我们,实际上无论是电流变化、电压变化还是电表自身耗电这些问题,都是电能表国标中常规要求实验室进行测试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抗干扰实验,目的都是为了电能表在使用时最大限度不受外界干扰,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网络上有关电力部门做手脚、电表里面藏猫腻儿的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

  主持人:

  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传播虚假不实信息,不仅会对受众造成伤害,它也会给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该反对虚假信息、维护网络安全,至少再看到这样离奇的消息时候,都该多一份警觉,不轻易上当、更不要随意传播。

  主持人 侯丰:

  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测试,输入你的姓名、电话或者汽车牌号,就能测出五年后你开什么车?十年后会挣多少钱?甚至是上辈你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这不能当真,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游戏。可是突然有一天,又有信息传来说这种游戏暗藏杀机,它们携带的病毒甚至可能全面监控你的手机。

  解说:

  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价是多少?测测你是哪位神仙在世?测测你前世是什么人?最近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小游戏风靡微信朋友圈,游戏中只要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不同的内容,就能得到有趣的测试结果。

  东东上辈子是弼马温,王强未来的身价是5头牛。一时间很多人不但加入了测试,还转发给朋友,深受大家喜爱,不过很快这些无厘头的游戏就遭到了网友置疑,当心微信算命游戏让你掉进陷阱、小心被微信算命游戏算计、极易泄露个人信息,类似的新闻相关搜索量高达三百一十多万,有不少文章甚至直接指出,这类小游戏存在植入病毒的风险,有的游戏或测试网站还会偷偷向用户手机植入木马程序。

  看到这样的信息,网友们也开始担心,是不是已经被骗了,我被骗啦。你点开看过什么全都能知道!各位可要小心了。

  那么真的会像文章中说的那样,通过这种算命游戏向用户的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泄露个人隐私甚至影响手机银行吗?记者随机在微信朋友圈中,搜集了11种算命游戏,操作了几次发现,这11款算命游戏中,有10款来自于两个公共微信帐号。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难道一个小小的游戏,真的会泄露大家的隐私吗?这里面真有什么猫腻吗?记者将这11款游戏软件送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进行软件进行检测分析,这些随机挑选的算命游戏,到底会不会向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呢?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工程师 李志辉。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对送检的游戏进行了分析,首先这些游戏,都是以网页形式来呈现的,并不会在用户手机上安装软件,在运行这些游戏时,也未发现有恶意行为,因此这些微信算命游戏并未暗藏病毒。

  解说:

  经过软件检测分析,我们随机挑选的这11种算命游戏,并没有检测到任何的恶意插件和木马程序,不过没有这种病插件,这类游戏就安全了吗?

  点开这款名叫“看你穿越到唐朝是什么样子”的游戏,首先要输入的就是姓名才能够开始测试。

  而这款名叫“你的指纹与谁最相配”的游戏还分为男生版和女生版,不仅仅要输入姓名,还要输入指纹才能得到相配的结果。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工程师 徐原:

  这些送检的微信算命游戏,我们虽然未发现恶意行为,但是这些游戏会收集用户输入的信息,比如说一个微信公众号,它可能提供多款游戏,其中一个游戏可能要求用户输入姓名,另一个游戏可能要求用户输入电话,还有一个游戏可能会要求用户输入生日,这些信息最后都会汇总到这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如果这个公众号做一些关联,有可能就能还原完整的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

  这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游戏,我们认为你也不用特别认真去对待,您可以输入一些别名,千万不要把自己真实的姓名、生日和电话等信息输入进去,减少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主持人:

  病毒尚未发现,但信息泄露无疑,就算没危害总是有风险,就算没损失总是不舒服。所以这事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用好新技术先要学会识别和防范风险,至于运用这种办法采集用户信息的人,其实更要想一想,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在哪里,千万不要玩过头。

  感谢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原标题:电表有准儿吗 朋友圈游戏有猫腻?)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