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将全国消费市场与农村对接
2015年1月,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巨头,其农村发展战略即农村淘宝项目是集团的三大战略之一,农村淘宝在扶贫方面有什么措施、已取得哪些成绩、未来有何计划,笔者就此采访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农村电商的最大好处是将全国消费市场与农村对接起来
关于农村电商扶贫的措施,高红冰称,阿里集团一是发展农村淘宝业务,招募合伙人到村里开办淘宝服务站,帮助村民购买需要的商品。整体上完善了农村商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互联网使用能力,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商业、金融服务向农村渗透、向农村赋能;二是进行组织上行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运营,如开设淘宝特色中国馆、喵生鲜、乡甜等,帮助农村特色产品、有品质的商品外销全国;三是依托大淘宝平台,形成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淘宝村”,2015年全国超过1000万元销售的“淘宝村”已经有780个。这些举措实现工业品下乡,同时让农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形成了网销+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实体经济”。而农村的新实体经济体系的建立本身,可以给农村的市场开发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好效益,又可以进一步拉动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高红冰认为,扶贫不是拿钱给穷人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能力脱贫”。电商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将全国的消费市场与农村的生产、制造、销售对接起来。互联网突破了商业交易的地理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商业和产业被重新定义,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这样就可以帮助边远农村及社会边缘人群。高红冰强调,电商扶贫在某些地方确已取得成效,如山东曹县的大集镇、江苏省睢宁县的沙集镇等,原来都是贫困县、镇,“淘宝村+农村淘宝”带动了整个乡甚至整个县的产业成规模发展,现在这些县、乡不仅整体脱贫,甚至变得相对富裕了。
国务院对电商扶贫工程的要求是,要按照“有上网技术条件、有产业开发基础、有村级站点、有物流条件、有积极性”的标准选择试点村。然而,阿里不放弃不达标的乡村,高红冰表示,下一步,难度较大的是缺乏发展电商和产业能力基本条件的边远地区,阿里要进一步把交易、支付和物流等服务体系下沉,招募更多的合伙人到农村一线,加大扶贫力度。高红冰强调,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优美的风光、优质的农产品是大家的,而不是本地自己的,因此,要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创新机会加快发展。很多地方、很多资源都可这样思考,但关键是要有好的组织形式,好的分享方式。
阿里农村淘宝战略有一项“千县万村”计划,要在三至五年内投入100亿元,覆盖全国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最后也可能会扩展到20万个行政村。
农产品电商正吸引着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释放了农村的市场消费潜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这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
但在农村电商势头强劲的背后,也当看到,2015年先后有水果营行、特土网、慢品时光等十几家农产品电商倒闭;2016年4月7日,曾获亚马逊中国2000万美元入股,一度风光无限的电商平台美味七七宣布倒闭申请破产清算,这给如火如荼的农产品电商泼了一盆冷水。
对于这种现象,高红冰认为,只要是市场行为,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农村电商市场总体上是稳定的,如果想从事农村电商要了解整个生态系统和整个价值链,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不要跟风地去做别人做过的事,要做出独特的具有创新性的、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就不怕什么“红海”了。做电商不要急于求成,这是个跑马拉松的事情,不能有捞一把就跑的心态,而要长期坚持、积累,不断搭建完善生态系统,才能迎来农村电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不过,高红冰也承认,农产品电商确实有一些痛点还没有解决,如物流、农产品的标准化、产品质量溯源等等,他认为核心还是要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通过解决问题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
在高红冰看来,农村电商的根本问题是人才,懂得开发农产品和运用农产品的人才远远不足。为此,淘宝大学已经开办多期县级干部培训班,截至2015年底,已培训1572名县级干部。高红冰强调,人才虽仍不足,但不能因此就不做事了,而是要一边学一边教,多搭建一些学习培训交流的平台,来提高从业人员的扶贫能力。
农产品电商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但道路会比较艰难,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莺歌燕舞,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做。未来电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农村必是一个巨大潜力的市场,高红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