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推中国成最大食品国

24.12.2013  12:42
核心提示:一边看着牛津腔的英剧,一边喝着德国的进口牛奶,嚼着美国的车厘子,旁边堆着韩国的海苔印尼小饼干等各种进口零食 这不是广告,   一边看着牛津腔的英剧,一边喝着德国的进口牛奶,嚼着美国的车厘子,旁边堆着韩国的海苔印尼小饼干等各种进口零食……

这不是广告,而是时下常见的休闲场景。只要动动鼠标,这些被誉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进口食品就轻轻松松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当一个吃遍世界的幸福吃货。

但是,进口食品靠谱吗?

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0月份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质量安全项目显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94批、化妆品8批。其中,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产品是酒类、粮谷及制品类和糕点饼干类,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品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等项目成为这些进口食品抽检不合格的致命原因。

“八国联军”盯上中国大市场

“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食品和饮料领域更是澳大利亚在亚洲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家庭能够买到澳大利亚人想吃就能吃到的任何食品饮料。”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澳贸委中国区总经理柯迈高(Michael Clifton)向媒体如是表示。

此前,美、澳、韩、英、意、西等六国的驻华领事馆,已经与电商1号店签订协议展开合作,推出“舌尖上的联合国”营销活动,推广各自产品;丹麦驻华大使馆则联合天猫旗下的团购频道“聚划算”,发售丹麦有机奶、推广丹麦旅游等;智利政府也希望能把智利车厘子[这种近年流行的进口水果其实就是樱桃(cherry),港台地区音译为“车厘子”]推广到中国各地。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是进口食品热潮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外素以严格的生产控制水平、严厉的惩罚著称,国外食品的质量水平较国内有很大保障,所以消费者基于安全考虑购买进口食品。”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简爱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根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人民币。而据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2年,中国进口常规食品销售量达630亿人民币,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国。

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级官员亲自出马,开始吆喝自家的食品。先是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卖车厘子”;接着智利驻华大使与淘宝方面进行接洽,希望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特产的智利银鳕鱼。泰国也不甘寂寞,由泰国农业部推荐的泰国榴莲在天猫进行预售,短短3天就售出31971件,相当于8个货柜。“泰国出口到中国的榴莲,3天总量大约是22个货柜,其中天猫就预售了近40%。 ”阿里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电商是幕后最大的推手

一边是各国驻华大使集体在网上吆喝,一边是国内电商发力主推。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中,天猫再次复制今年7月预售美国车厘子的成功经验,这次改卖阿拉斯加野生海鲜,在12天的预售时间里,售出50吨海鲜,这相当于一个沃尔玛超市两年的销量。
 

同样得意的还有1号店,这家主打进口食品的电商,双十一期间进口食品饮料的销量已经反超国产品牌。1号店董事长于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把进口品类作为打造品牌差异化的杀手锏。因为进口食品正在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热门品类,仅以牛奶一个品类为例,目前1号店日销进口牛奶已经达到10个集装箱。

记者发现,中国消费者之所以青睐网购进口食品,除了商家力推,把进口食品全部放置首页显著位置吸引眼球外,进口食品性价比也是消费者倾心的主要原因。相比线下专门零售进口食品的“Ole”等高端超市,电商给的价格实在是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