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再造势双十二 网友纷纷表示“累觉不买”
“双11”购物热潮后,挣钱挣到傻笑的电子商家们打算再造购物噱头,在12月12日呼唤各位网购重度成瘾分子献出自己的工资。可是这回热的只是电商,各位在上个月血拼尚未回过气来的网友们,纷纷表示“累觉不买”。
今天就是12月12日,也是继“双11”之后电商再造的“双12”消费节。淘宝、腾讯电商等纷纷拿出“杀手锏”,试图以最大努力吸引用户到自家平台消费。不过,多位网购达人反应冷淡。“‘双11’已经透支了消费力,而且‘双12’促销力度不及‘双11’,不想玩了。”有网友说。
据淘宝网数据统计,截至12月10日晚6时淘宝关闭报名入口,已经有211万名卖家报名参加了淘宝1212年终盛典活动,每家都设置了不同折扣。今年名列报名卖家省份Top3的仍然是沿海省份: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报名卖家数分别为58.6万、37.2万和18.6万。其中广东省的卖家参与1212的积极性最高,占到所有广东卖家数量的26%%,也就是每4个广东省卖家就有一个参加了年终盛典活动;而位居报名卖家城市前三位的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和上海市,报名卖家数分别是25.3万、12.9万和12.3万。
电子商家:
造势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淘宝、腾讯电商等纷纷拿出“杀手锏”,试图以最大努力吸引用户到自家平台消费。除了淘宝,QQ网购将联合150个一二线知名品牌展开品牌特卖;易迅网打出了“爆款五折”的力度。当当网推出图书音像5折封顶;国美在线从12月12日连续进行7天7夜的疯狂优惠活动。
除了低价,电商也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气。淘宝网已花费3600万元买下12日当天双色球彩票的所有组合,并将把它免费分给手机淘宝用户,一等奖有可能中500万元。
同时,还有不少“土豪”奢侈品12日零时拍卖。昨日,记者打开淘宝“拍卖”页面看到,15匹来自美国夸特纯种马,1匹阿拉伯纯种马均出现在淘宝拍卖品名录中,其中不乏起拍价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骏马。点开介绍看到,其中一匹名为“恩赐”据称“曾祖父是美国里根总统专宠坐骑”。此外,在页面罗列的拍卖宝贝中,还有游艇、珠宝等。
除此之外,淘宝拍卖预告的一吨黄金限时抢购、30多家法院的司法拍卖也很吸引眼球,成为网购消费者议论焦点。“去年就看到有所谓司法拍卖了,主要是浙江一带的法院先试水。”资深网购人士LILY告诉记者,“我自己反正不会拍,但是很想看是谁拍中。”
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电商年末频繁促销,网购消费力已经透支,所以现在打出“差异化”的牌,除了商品差异化策略,也是希望赚取眼球和人气。 “‘双12’其实就是一个营销噱头,‘双11’稀释了太多的全网销量,很多小卖家之后一个月都没有生意,现在淘宝卖彩票补贴小卖家,再拍些土豪商品赚人气。”知名电商经理人王泽旭表示。
网购一族:
折扣就像冬天般的严寒
网购达人林超梓,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到网上闲逛。她告诉记者,“双11”是通宵血拼,下单十几笔。而对于“双12”,已经没有购物冲动了,一方面是该买的都在“双11”买了,另外,“双12”的促销力度确实不及“双11”。“这几天我在淘宝看中的几款商品或者没有打折,或者折扣力度很少,只有七八折。”林超梓告诉记者,“双11”之前,旺旺的优惠信息有如轰炸式,几乎之前有交易过的店铺都发信息告知优惠。而这几天,很安静,还没收到相关的优惠信息。
另一热衷网购的网友吴芸则告诉记者,身边的朋友都爱网购,“双11”之前大家都会谈论买什么,但是对于“双12”,不提都几乎忘了。
而“双11”促销中提高原价再打折的欺骗手法继续被“双12”应用。陈小姐吐槽,许多商家尽管打出折上折的口号,但事实上许多商品都经历了先涨价再打折的过程,实际上并没有比商品原价便宜多少。丁小姐对网购感触颇深,“我关注一款床尾灯已经很久了,本以为“双12”会有优惠,但是一看店主打出的价格,不但没便宜,还涨了一元。”
有业内人士预测,由于“双11”刚过去一个月,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已经透支,因此,相对于“双11”井喷式的销售数据,“双12”购物节营销效果会差很多。
线下商家:
消费者都很精明
当电商摩拳擦掌忙着“双12”大促时,大部分实体店对“双12”并不感冒,记者昨日了解到,广百、天河城百货、东山百货等商家今天均无促销活动。
即便线下商家没有“双12”,但是各大商场已拉开年底冲刺揽客大战。而营造更好的体验环境几乎成了共识。
“其实,一旦迈进12月,就意味着实体店已经进入了一个整月促销的销售旺季。实体店都会铆足劲冲刺全年的销售业绩。”业内人士表示,而这也会分流线上的销售。
对于此次促销引来超高人气的原因,戴崇业分析道:“价格给力肯定还是第一位的。消费者都很精明的,商家一定要给到实实在在的折扣,否则消费者是不买账的。”(文/记者林晓丽 卢迎新)
全国淘宝卖家
“双12”热度榜
广东省 58.6万人
浙江省 37.2万人
江苏省 18.6万人
淘宝年终活动
卖家城市排行
广州市 25.3万人
深圳市12.9万人
上海市12.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