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借贷渐成互联网金融新战场
盘点两款产品的最大特色,就是审批速度快。据介绍,京东商城的“京保贝”线上完成审批、风险控制和放款,全过程最快只需3分钟。由浦发银行研发的“电商通2.0”,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客户贷款通过审批最快也只需10分钟。
为什么速度能做到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大数据分析。据了解,“京保贝”是通过对京东平台上采购、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集成和处理,进而完成自动化审批和风险控制。
浦发银行虽然无法直接拿到电商交易数据,但是通过与电商ERP解决方案服务商E店宝合作,间接获得了电商的交易信息。据介绍,在今年天猫“双十一”促销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交易是基于E店宝进行的。浦发银行表示,未来还可能与快递公司合作,通过电商的快递出货量来判断其整体经营情况。
从2010年阿里小贷公司成立之后,包括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接连开启相关业务。6月份,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表示,互联网金融与物流平台、技术平台将成京东新业务方向。8月份苏宁也证实筹建银行,为上游中小型供应商提供金融扶持是主要目的之一。
电商平台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更好为电商服务,另一方面也成了新的生财之道。亿邦动力网总编辑贾鹏雷表示,“整体上看,目前线上经营的成本已经不比线下低,甚至可能更高。因为电商要付出大量人力、技术成本,靠赚电商的差价和服务费已经难以支撑平台运作。”所以,金融服务很有可能成为电商盈利的新途径。
据了解,阿里小贷的年化贷款利率是18%,“京保贝”的年化贷款利率是10%。虽然这不算暴利,但是由于较快的周转率和较低的不良率,这自然成了旱涝保收的利润来源。
不过,浦发银行的加入表明,原本属于电商平台“自留地”的电商小贷,正在被传统金融机构所蚕食。
虽然电商平台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手中毕竟缺少钱。根据央行与 银监会 规定,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的钱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这意味着电商做小贷的资金规模难以做大,只能利用自有资金为主。而京东做“京保贝”的钱,不过是从银行获得的授信,规模也相对有限。一旦银行通过第三方掌握交易数据,完全可以绕过电商平台,直接分享电商小贷的蛋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电商之所以求“资”若渴,与电商平台频繁促销有关。每次促销前,电商都不得不提前大量备货,对于中小商家来说,这自然容易导致资金紧张。在此背景下,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小贷业务,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侵占中小商家利润之举”。
由于银行的侧面包抄,自然会影响电商平台对信息和资金的垄断权,电商平台将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