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革命——国网四川电力“服务三农 根植旱区”攀枝花模式调查
少雨,仍然是今年的主题词,但记者在旱区看到的却是瓜果遍山、芒果飘香、水渠纵横、土肥水美。
5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旱保电带动了供电服务质量的大升级;
5年来,优质的供电服务推动了旱区种植产业的快速升级与发展;
5年后,年收入翻番的旱区百姓正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
用5年的时间,攀枝花旱区历经磨难、凤凰涅槃。攀枝花供电公司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水立方”革命,从长度、宽度、高度三方面,不断增加“水立方”的容量,形成了“服务三农、根植旱区”的攀枝花模式。
“ 水立方 ” 之长度篇
这场时间长度达 5 年的 “ 水立方 ” 革命,源自 2010 年的西南大旱。 “ 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 ,而进步的推动力则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反省。
攀枝花地处干河热谷地带,降雨偏少,2010年2月,中国西南五省(直辖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时,攀枝花出现了2009年秋冬至2010年春夏历史罕见的“四季连旱”。
2010年3月5日,攀枝花市发布干旱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响应。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负责人王抒祥赶赴攀枝花现场指挥抗旱保电,在旱情最为严重的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决定“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计成本,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到当年5月14日,该公司共新架10千伏线路25千米、低压配电线路110千米,投入资金近1300万元。
随着5月下旬雨季的到来,攀枝花长达200余天的旱情终于结束。虽然“一场好雨解旱情”令人欣喜,但也引发更多的反思。
“四季连旱”击中攀枝花抗旱保电的“痛处”:面对特殊的气候特点,如何有效应对,才能从容不迫?
“通过2010年抗旱保电,我们发现了农村电网的薄弱,电网必须坚强——这是抗旱保电的基础。”攀枝花供电公司营销(农电)部常务副主任郭岚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源头、同步优先发展农村配电网、常态化服务三农用电’的抗旱新思路。”
——为建设坚强大电网,5年来,攀枝花电网建设投资达40亿元。截至2012年,攀枝花共投运3座500千伏变电站,成为继成都后第二个形成500千伏双环网的城市;
——为重点发展农村配电网,5年来,攀枝花供电公司共投入4.7亿元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资金,建成9个35千伏变电站,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81千米,低压线路2204千米;
——为常态化服务三农,5年来,攀枝花供电公司每年春节后就开始安排部署抗旱保电工作,使抗旱应急机制常态化,开通“绿色通道”,21支“电力抗旱抢修服务队”开展“拉网式”排查。
5年,弹指一挥间,却是攀枝花电网快速发展、电网结构量变的核心5年,是抗旱保电工作从应急到常态转变的关键5年,是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三农的重要5年。电网企业5年的艰苦努力,既有效解决了旱区吃水难问题,也为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 水立方 ” 之宽度篇
从应急抗旱保电、解决眼前用电难题,到提升服务水平、保障长远用电质量,从眼前到长远,拉伸的不仅仅是 “ 水立方 ” 革命的宽度,拓展的更是旱区供电优质服务的内涵。
“不仅要解决农村的生活用电问题,还要解决生产用电问题,要让农民用上电、用好电。”几天在旱区的采访中,郭岚的话让记者感同身受。
3月26日,记者来到了混撒拉村的金沙江提灌站。村民委员会主任刘文虎说,从2010年旱灾后,他们就着手修建一座大型提灌站,通过论证、勘察,决定通过提灌站把金沙江的水引到4000米开外的混撒拉。
“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把金沙江的水引上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刘文虎提起当时的大胆设想,仍然感觉像在做梦,但电力的支持给了他们信心。
“2013年2月我们接到用电申请,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勘察、立杆、架线。”仁和供电公司兴隆供电所副所长谢学辉介绍。
当年3月14日23时40分,奔腾的金沙江水注入了混撒拉村的蓄水池。混撒拉村文书曹加香对此记忆犹新:“曾经有个老乡对我说,如果你们把金沙江的水引上来,我手板心煎鱼!”当然,当梦想变成现实的这一刻,这位老乡没有手板心煎鱼,而是和近百位村民一起点燃了鞭炮,欢呼雀跃!
在大龙潭彝族乡拉鲊村那罗组,记者见到了5年前那个因为缺水而流泪的汉子——张海云。2010年的旱灾,让全村农作物几乎绝收,全村老小只能赶着骡子到几千米外的山涧取水。作为一组组长的张海云,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流下了眼泪。
今天的张海云,见到记者时露出了淳朴的笑容。他指着穿行在头顶的电线说:“村里新立了电杆、新架了电线,生活彻底改变了!”田里绿油油的韭菜、山坡上挂花的芒果树、地里嫩绿的葡萄苗,都在向我们展示新农村的新面貌。
没有什么比获得老百姓的认可更重要。所以,当5年后重走抗旱路,来到米易县撒莲镇湾崃村,看到村民为感谢米易县供电公司而立的抗旱保电碑时,记者知道,屹立在田间的不是一块冰冷的石碑,它饱含着老百姓对供电服务的深深认可与厚厚情意。
2010年,重灾之下的撒莲镇,14000余亩农作物急需灌溉。湾崃村位于红旗大堰的最尾端,缺水问题尤为严重。供电公司花了40多万元架线抽水,为田间地头的57台抽水泵提供电源,湾崃村才渡过了难关。
2012年,当王抒祥第三次因为抗旱保电赶赴攀枝花时,湾崃村百余村民自发敲锣打鼓,向他送上了“爱心化作及时雨,抗旱保电惠万家”的鲜红锦旗。
“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供电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攀枝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华欣看来,“水立方”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供电服务的价值体现。
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一座座抗旱石牌,反映了攀枝花供电服务内涵在延展——将应急性抗旱保电向持续性服务“三农”转变。而旱区百姓的高度认可,更推动了抗旱保电向纵深发展。
“ 水立方 ” 之高度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是 “ 四化同步 ” 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但在旱区,记者眼里的 “ 三农 ” 却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面貌。推动旱区百姓迈向小康的幸福生活,正是 “ 水立方 ” 革命高度之所在。
李德,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也是攀枝花市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走上了种植芒果的致富路。2014年,全村芒果总产值达36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4600元,单户最高收入40万元。住着洋房、开着汽车的农民在混撒拉不在少数。
回顾25年的风雨兼程,李德对记者感慨道,没有电力的大力支持,尤其是2010年重灾后的电力保障,混撒拉的芒果种植业要取得现在的成绩,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混撒拉的水源点低、芒果树种植点高,一低一高,让芒果的灌溉很成问题。”李德说,混撒拉芒果种植从2010年的13500亩增加到现在的17500亩,4000亩的荒山披上了新衣,这意味着:种植对电的依赖更大了。
“水是生命之本、电是致富之源,以电相连,架起了党与旱区百姓的桥梁。”攀枝花供电公司总经理肖杰如是说。
因为电力的支持,走上小康的不仅只有混撒拉的村民们,在米易,幸福的喜悦同样写在村民们的脸上。
3月27日,当记者从攀枝花市区向米易行进时,在静静的安宁河河谷,一个个白色的、排列整齐、面积达到45000余亩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煞是壮观。
在湾崃村村民张凯的蔬菜大棚里,黑色的塑胶水管整齐排列,为大棚里的黄瓜送去水源。45摄氏度的高温让人站在大棚里劳作一会儿便汗流浃背,但也无法抵挡张凯脸上流露的喜悦。
“以前电力不充足的时候,只能种些黄豆、花生,这些年,电杆都架到了屋前、田下,搞些现代化的农业才能致富呀。”张凯说,明年还要扩大大棚的面积,年收入十几万元不是梦想。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攀枝花旱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0年,攀枝花农村人均纯收入6293元,当年四川人均收入5086元;
——2014年,攀枝花农村人均纯收入10960元,当年四川人均收入8803元;
——2015年,攀枝花农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2000元,当年四川人均收入力争达到9683元。
5年抗旱保电工作常态化,实现了从缺水到用水、从用水到活水、从活水到乐水的巨大转变。村村户户因水受益,规模种植长势良好,经济作物盘活收入,这里的小康生活正渐入佳境。
结束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四川攀枝花旱区“水从江中流,人在山上旱”的局面持续千年。时至今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电网企业的助推下,才真正使水发挥了利民、惠民、富民的功效。
电网企业5年的抗旱保电工作,不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立方”革命,更是以其“长度、宽度、高度”的结构,诠释了电网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长度、宽度、高度”,攀枝花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统一的三维立体抗旱保电新模式,也为服务“三农”增添了新的价值内涵。共筑中国梦、奉献国网情,正需要这样的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