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入题 重在考查探究能力

08.06.2014  11:16

    “一道语言应用题,是我们之前都没见到过的,很新颖。”中午走出考场,石室中学学生李光笙告诉记者,题目中罗列了“”“”等字的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字体,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文字演变特点。考生们表示,语文考题难度不大。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特邀成都树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袁学民评析2014年语文考题。袁学民说:“继承了2013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课改与考改方向,也体现了语文的追求:宽度、厚度与力度。”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突出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现代作家文章首次进入大阅读题

    袁学民说,今年,语文四川卷在取材上多有突破。现代文大阅读选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文章《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这是四川自主命题以来第一次选用现代作家做现代文大阅读材料。文章谈山水欣赏与艺术、人生关系的随笔,既具有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又具有现代性反思,启示人们珍爱与亲近自然,在自然山水中陶冶性情,提升修养。“体现了课改精神,构建了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课程资源的精神。

    汉字字形演变表映射“文字繁简之争

    “今年探究能力的考查范围有扩大,方式有创新。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素养之本,试卷对此重敲重锤,也有所拓展。比如19题要求写说明文字,属于实用文字写作,这是对当前学生写作短板的弥补。”袁学民表示。

    《汉字字形演变表》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立意在走进汉字历史,了解民族文化,也映射当前的文字繁简之争,其结论指向不言而喻。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也含有探究意味,给了材料,请下结论。《汉字字形演变表》来自必修教材“梳理探究”,这个题启示教学要认真对待教材,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记者 肖笛 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