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支点”撬动“重点”“点对点”扶贫济困

04.01.2016  11:03

 

      2015年的最后一天,绵阳市涪城区关帝镇清水村,村民罗洪贵慢慢挪下三轮车。旁边的圈舍里,近百只鸵鸟已经奔跑着向他聚拢来——罗洪贵的职业是这个鸵鸟养殖合作社的饲养员。
        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此前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困难。2014年,同村的鸵鸟养殖合作社被认定为残疾人扶贫基地,这给罗洪贵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
        农村残疾人和因病因灾致贫家庭,一直是扶贫济困工作的重点对象。如何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涪城区摸索出一条“点对点”的工作模式——以农村扶贫基地、城镇社区为“支点”,撬动“重点群体”的帮扶工作。
□曹坤  记者  祖明远  文/图
建好扶贫基地为农村残疾人脱贫提供“原动力
        根据2015年年初涪城区一项抽样调查,因为缺少务工途径,农村残疾人普遍比城镇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要低。“在农村,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培训和务工机会要少得多,不能务农又不能外出打工,收入自然不高。”涪城区残联副理事长张浩说。
        针对这一重点群体,涪城区除了出台专门的救助政策外,将扶贫基地作为扶持关键,从而将一次性的救助,转化为持续性的增收。以清水村为例,全村有20多位残疾人基本不具备务农能力。涪城区向该村村民罗瑞勇的鸵鸟养殖基地提供6万元的扶贫基地帮扶资金,基地吸纳10位残疾人就业,做一些清洁鸵鸟蛋、喂养小鸵鸟等简易工作。
        近两年来,类似这样的残疾人扶贫基地,涪城区一共打造了13个,其中11个位于农村,已解决了70多名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据罗瑞勇说,明年他还准备送5位残疾人去西安学习蛋雕,既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也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合适的岗位。“蛋雕不需要太多体力,描线、雕刻和上色都可以在房间里完成,收入也能增加不少。”罗瑞勇说。
依托社区阵地做好救助政策的“上传下达
        2015年6月,涪城区正式启动“特困群众救助资金”,由财政出资200万元,为全区因病、因灾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供6000元或8000元的一次性救助。
        “简单地说,就是对困难群体中的困难群体进行帮助,从而形成更加立体的帮扶救助体系。”涪城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钱建苹说。
        如何让好政策尽可能落到实处?涪城区将重点工作放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社区。一方面,通过社区做好政策的宣传知晓工作,尽可能覆盖更多有需要的群众,另一方面,依托社区搜集反馈意见。
        御营新村第一社区,人口构成以老城区拆迁户和下岗职工为主,每年被纳入各类帮扶救济的就有1000多人,因此也是新政策试点中重点关注地区。
        试行过程中,社区党支部书记杨革英发现:根据试行办法,申请者需要当年的医疗发票,而且金额必须要在3万元以上,才能享受到救助资金。但因为救助申请审批时间为当年10月,实际可用发票仅为前十个月的治疗费用,一些申请者没能凑够发票。
        这个意见向上反馈后,涪城区很快对申请救助条款进行了调整:将发票时间跨度改为前年10月到当年10月。消息传到社区,杨革英很欣慰:2015年社区只有一位群众拿到救助资金,按照调整后的意见,预计今年社区至少可以多覆盖3-5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