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工商联“四二三三”举措用好用活全国工商联光彩助农资金

11.05.2015  17:31

近年来,全国工商联非常关心关注巴中发展,先后确定巴中市下辖的巴州区和平昌县为扶贫帮扶重点县,划拨光彩助农资金1297万元,支持巴中扶贫开发。为用好用活全国工商联拨付的帮扶资金,尽可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巴中市工商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采取“四二三三”举措(明晰光彩助农“四化联动”帮扶理念、突出光彩助农帮扶“两大重点”、坚持“三个优先”精选帮扶项目、健全光彩助农资金使用“三项机制”),以全国工商联划拨的光彩助农资金为“种子”,政府配套项目资金近2亿元,13家民营企业出资3亿多元,打包整合,捆绑使用,在平昌县驷马镇、元山镇、得胜镇等地发展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00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在邱家乡、鹿鸣乡、云台镇等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和茶业产业,建设以白芍、丹参为重点的中药材基地5万亩和巴山富硒茶基地20万亩;在巴州区曾口镇、水宁寺镇等地发展果蔬产业,建设果蔬基地5000余亩;在恩阳区明扬乡、下八庙乡和南江县沙河镇、东榆镇等地发展蔬菜种植和泡菜精深加工产业,建设基地1.5万亩,收效明显,实现了“多赢”的可喜局面。一是全市45个乡镇的4万余户农户从中受益,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1万多户贫困农户成功迈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二是13户企业从中受益,不仅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产业带动、村企共建等方式带动贫困村发展,较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且在农村找到发展新商机,实现了产业优化升级、产值倍增。三是全国工商联给巴中划拨的光彩助农资金实现了滚雪球式发展,近两年基金壮大了4倍,产业资金投入5亿余元,走出了一条“用光彩资金撬动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的高效化、精准化扶贫新路子。

一、明晰光彩助农“四化联动”帮扶理念

充分吸取以往光彩助农帮扶工作行政干预较多、产业选择不准等经验教训,更加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贫困农户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民营企业捕捉市场风向标的独特作用,采取政府+工商联+银行+企业+农户“五方联盟”方式,推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带动、示范化引领、精准化帮扶“四化联动”模式,首先依托民营企业和致富能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寻找销路畅通、带动力强的产业,再通过受益农户的示范作用引领更多贫困群众投身相关产业,然后把光彩助农资金精准投向从事该产业的建卡贫困户,实行“民营企业帮村助农延伸到哪里,光彩基金就重点投向哪里,政府项目资金就及时配套到哪里,金融信贷就相应倾斜到哪里”,合力攻坚,最终实现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带动贫困农户有效脱贫,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效率。

二、突出光彩助农帮扶“两大重点”

一是重点投向村企结对的地方。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网络健全、联系广泛的系统优势,大力开展“民企帮村、工商助农、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活动,动员民营企业坚持企业自愿、义利兼顾、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原则,采取“一帮多”“多帮一”等举措对全市精准识别认定的重点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再从中选择光彩助农资金投放重点村镇,实现了本地民营企业家投身光彩事业与全国工商联光彩助农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扩大了帮扶成果和影响。目前,全市共引导126家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工作,帮扶374个行政村发展产业39个,带动贫困农户2万余户。

二是重点投向回乡创业的地方。抓住“中华儿女都有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和质朴情感,以乡音、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充分利用已有的人脉资源和市场资源,回乡回村发展富民产业,光彩帮扶资金及时跟进,助力贫困群众一起兴产业、共同奔小康。巴州区曾口镇农民冯太平,在外学到果蔬栽培技能、完成一定原始积累,2009年准备回到家乡建设果蔬基地,我们知情后,及时跟进,鼓励他与家乡农户联合成立曾口果蔬产业协会,借给协会光彩助农资金100万元,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果蔬产业。如今,该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建设果蔬基地1200亩,给予当地村民就地务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和年终利润分红收入“三大保障”,带领曾口镇7个村2000多户贫困农户就地脱贫致富。

三、坚持“三个优先”精选帮扶项目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深刻领会王钦敏主席关于“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生态牌’、念好‘山水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林木经济、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生态骨干产业发展,并将助农帮扶资金优先向生态产业投放。如今,帮扶的生猪养殖和中药材、茶叶、果蔬种植等项目都属生态产业。

二是坚持技能优先原则。巴中人民勤劳朴实,有很多传统种植养殖技能和独特的食品加工技能。每家农户都会养猪、养羊,都会种蔬菜、种水果,都会加工泡菜、腌制盐菜,但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缺少市场营销能人保障,导致全市农业效益整体不好。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平昌县温氏畜牧集团的养殖技术和营销网络等,采取“六统一保”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农民致富能力,让平昌县285户农户成功脱贫。

三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为了实现小基金撬动大产业,高度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全市很多产业均符合光彩资金受助条件,经分析评估,发现恩阳区明扬乡农民陈茂发展的泡菜加工产业,还可带动产业链上游的蔬菜种植产业,效益可观。2012年,借给助农资金50万元,支持建基地、修厂房、扩大生产。2013年又招商引进重庆环永商贸公司落户南江县,利用环永公司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支持其合作联姻。通过蔬菜种植受益农户的口碑效应、示范带动,如今恩阳区和南江县33个乡镇发展蔬菜1.5万亩,实现了50万元助农资金撬动1.2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四、健全光彩助农资金使用“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帮扶资金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助农资金的保管、发放和回收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效能。在资金保管方面,依托金融机构的管财理财专业优势,委托县区信用联社专户保管、封闭运行;在资金发放方面,严把摸底调查、审核识别、评议公示“三关”,实现“精准滴灌”,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贫困村、贫困户;在资金回收方面,委托产业帮扶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代扣代收,确保有序回收。

二是建立帮扶项目整合机制。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原则,各县(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做到项目统一规划、资金统一调度、过程统一监管,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扶贫攻坚合力。

三是建立帮扶绩效考核机制。着力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县(区)委政府落实全国工商联光彩助农资金的主体责任,把光彩扶贫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年终一评比,从严督查、奖惩问责,确保帮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