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一方面为保护生态实行管控 保障VS约束,用地难题何解?
·向上争取指标29.81万亩,用地保障向重大项目倾斜;对省级重点项目所需用地计划,在省预留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70%
·针对民营经济用地、乡村振兴项目用地、生猪养殖用地等出台政策,确保土地要素精准高效供给
·践行保护优先原则,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三区三线”,确保生态空间不被挤占破题
华蓥县依托渠江滩涂建花漁江山田园综合体。 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成都超算中心、广安·南浔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产业项目、眉山川港合作示范园区……进入新年,2019年底集中开工的50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已经“破土动工”,为四川带来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体量。
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得益于有效的用地保障。2019年,四川省批准建设用地24万亩,供应建设用地26万亩,精准配置用地指标,没有重大项目因用地卡壳。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又为保护生态实行约束管控,如何解难题?
看用地保障建立100个台账,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土地要素是影响重大项目实施进度的重要因素,2019年,争取国家下达四川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9.81万亩,“连续4年,我们向上争取指标数位于全国第一,但用地紧张局面仍然存在。”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四川省在用地保障方面,首先向重大项目倾斜。
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确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川南城际铁路、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等重大项目使用国家计划指标4.35万亩;另一方面,围绕100个省重点推进项目建立用地台账,对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和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创新型项目所需用地计划,在省预留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70%,其中,列为省级重点推进项目的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项目,将全额安排。
如今,岷江虎渡溪航电枢纽工程、成彭高速扩能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破土”建设,没有一个重大工程因为土地问题而“卡壳”。
四川省针对民营经济用地、乡村振兴项目用地、生猪养殖用地等也出台了专项的保障政策及措施,确保土地要素精准高效供给。
南充市嘉陵区天兆核心种猪场就是受益项目之一。“我们这个猪场建起来了,预计将带动建设家庭农场200个,公司年上市肉猪将达到30万头。”项目部经理张小龙告诉记者,多亏了“猪九条”的用地新政,让项目能够快速落地。
过去,建设生猪养殖场,用地是“卡住脖子”的环节之一。去年,为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四川省严格执行国家新规,允许生猪养殖场使用一般耕地。同时,还取消了附属设施用地规模15亩上限的规定,为生猪养殖用地提供了充分保障。2019年以来,四川省保障生猪生产用地2.9万亩,全省18市91个县(区)开工建设养猪场项目435个,投资152亿元,新增生猪产能近900万头。
“保障并非无条件保障,必须建立在集约节约利用的基础上。”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四川省推行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土地供给,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此外,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制度改革探索,采取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方式供地。
生猪养殖土地供应也探索出了一条集约节约之路。就拿嘉陵区天兆核心种猪场来说,占地只有30亩,但高度达到了30米,让5000头种猪住进了7层楼房,养殖成本降低了20%。
看约束管控划定三条线,生态空间绝不允许挤占
2019年底,全省334宗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的矿业权全部封闭井硐、拆除设备,矿区开始重现绿色。矿场和保护区“争地”成为历史。“矿业权的退出,每一个案例都很艰难。”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涉及保护区矿业权点多面广数量大,矿业权退出,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向生态利益让路。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攀钢石灰石矿并存了近40年。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先建矿,后建保护区,导致石灰石采矿场已征用的土地,大部分都划在了保护区红线范围内。
“生态空间绝不允许挤占。”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区的红线不能触碰,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仍然需要纠正。如今,攀钢石灰石矿已经全部退出苏铁保护区,复绿面积超过2500亩,相当于200多个标准足球场。
矿业权退出保护区只是一个缩影。从2018年11月省自然资源厅成立开始,四川省自然资源管理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下,从经济发展保障部门,转变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利保障部门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监管部门。
去年,四川省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划定“三区三线”,即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分别对应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目前,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已经完成。“今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将对各专项规划进行指导约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编制充分践行保护优先原则,通过规划的刚性约束,构建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去年,四川省选取泸州市纳溪区、宜宾市南溪区、凉山州会理县进行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纠错机制试点。这些地方临江,生产、生活都沿江分布,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具有一定代表性。三地均探索了空间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限制沿江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项目,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等。
四川省还在凉山、广安、攀枝花等地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探索从过去的单一要素保护修复,向以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的保护修复转变。(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李婷玉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