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在我校召开

29.06.2016  12:16
      6月27-28日,由西南科技大学牵头主导的四川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暨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林敏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潘根兴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张国林研究员等专家出席研讨会。

        会前,中心举行了学术委员会成员聘任仪式,学校校长陈永灿教授出席仪式。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董发勤教授主持仪式。

        陈永灿在仪式上致词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导组建四川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是对我校在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特色及多年的发展成绩给予的高度肯定与信任。他希望中心能在6家协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丰硕的成果,并通过努力建成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聘任仪式上,陈永灿分别为林敏研究员、李跃建研究员、潘根兴教授、张国林研究员等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一一颁发了聘书。

        在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中心执行主任侯大斌教授汇报了中心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中心协同基础与需求、中心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中心建设目标、中心机构与运行、中心体制与机制以及2016年工作重点工作。

        随后,参会专家根据中心建设方案展开讨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表示,该协同中心三个方向重点突出,既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又体现了循环的重要。他建议,中心应加强相应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学校在工科领域的优势,加强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其他委员也在会上提出了重要建议。

        林敏研究员评价说,中心方案总体上很全面和完备。协同创新中心关键在‘协同’,根本是要做好三个结合,他希望中心要集中目标,尽快从机制体制上取得真正突破,早日做出具体成果和示范成果,把中心建成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         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林敏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分别题为《生物固氮系统的自然进化与智能设计》、《四川农业结构性调整思考——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的学术报告,参会师生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研讨。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王涛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张小平教授和小麦研究所所长刘登才研究员、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猴桃研究所所长李明章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甘炳成研究员和科技管理处处长向跃武研究员,以及中心理事会成员四川铁骑力总裁冯光德、西科种业董事长周小东。 学校科技处、研究生院、人事处、产业处、合作发展处、生命学院等相关负责人以及生命学院师生80余人参加会议。(刘芳池 编辑)(生命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