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业助农奔小康

14.05.2015  11:49

——通江太阳山农业合作社带富一方人

袁静

  今年1月,位于通江县麻石镇双柏树村的太阳山农业合作社成立。5月9日,记者在合作社种植养殖园区看到,菊苣草、黑麦草成片铺在山坡上,栏杆圈起的一片山林里,几头母牛悠闲地啃着青草。合作社办公室、草料加工房、圈舍已投入使用。不到半年时间,合作社已初具规模。

  太阳山农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生态肉牛、土鸡养殖和优质果树种植,饲养优质肉牛190头,建有养鸡棚800平方米,饲养麻石土鸡13000只,栽植优质核桃23000株、时令果树2000余株。

  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

  合作社社长杜小虎曾在江苏省东辛农场工作5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怀揣感恩之心,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他告诉记者,园区所在的山名为大圆山,因该地阳光充足,海拔高度适中,适合种养殖业发展,便将合作社取名“太阳山”。

  在合作社草料加工房中,堆放的青贮饲料全部真空密封包装。“密封包装可以达到发酵作用,产生的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可以长期保存。”杜小虎指着园区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说,“青贮饲料就是由这些草制成。

  杜小虎所指的草便是园区种植的菊苣草和黑麦草,种植面积300余亩。合作社建有一套青贮饲料加工设备,通过收购村民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

  合作社通过承包、租用等方式,流转森林2500亩,作为天然牧场。双柏树村支部书记向世成说,合作社以每亩20元的租金租用山林用于放养肉牛,同时还承担了森林防护和管理的任务,有效利用和保护了森林资源。

  携手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向荣浩是合作社股东之一。年初回村时,碰到村里的贫困户向贵绪向他借钱,用于购买玉米种子和化肥。

  “既然回到家乡,就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家乡人做事。”向荣浩说。合作社以带动村民致富为目标,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帮扶。通过产业扶贫,逐渐带动贫困户增收。

  “合作社向村民提供优质玉米种子,指导村民大量种植玉米,签订收购合同,回收玉米和秸秆;周边富余劳动力在农场务工,解决了村民既能在家有收益,又能照顾家庭的问题。”杜小虎介绍,村民的耕牛免费加入合作社,由畜牧师全程跟踪指导防病治病。

  记者碰到在园区移栽菊苣草的向贵绪和其家属。向贵绪说:“我们两口子只是锄草,种玉米,每天还有100多元的收入。

  探索代育牛工程助农奔小康

  合作社坚持短期发展和远景规划相结合,为更好地帮助农民致富,正在探索代育牛工程模式。

  合作社向农户免费提供300斤左右的优质犊牛和每头犊牛配套提供5吨全价饲料,由农户为合作社代育肉牛。出栏时每头肉牛扣除原重量(犊牛重量)后,饲养期间增重部分按重量计算工资,每增重一斤毛重工资为3元,按一头牛18个月增重1300斤算,农户为合作社每代育一头肉牛,每头牛工资在3900元左右。若代育10头肉牛,工资可达39000元。

  “试点初期,合作社为农户代养的肉牛缴纳保险,农户在家里饲养,犊牛和饲料、技术均由合作社提供,农户只管饲养,无任何风险,亏盈均与农户无关,坐收工资报酬。”杜小虎说,合作社已将该模式形成报告报与政府部门,“这种模式一旦试点推行成功,可为农户提供一条简单、保险、有效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