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四川实践:筑牢绿色“生命线”

27.07.2017  12:32

   坚守生命线的高度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政治担当,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使命,是着眼长远发展直面现实问题作出的必然选择

   维护生命线的制度

  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在为人类行为划定限度的同时,守护着绿色的空间

   延展生命线的力度

  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破解生态困境关键之力,以体制机制创新铸就绿色发展根本动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推动美丽四川由愿景不断走向现实

  7月19日,冕宁县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雅砻江经大坝飞流直下,激起一道彩虹。记者毛漫丁摄

  几天前,沐川县永福镇万寿村村民兰志兵家9岁的小女儿兰芋铅,从门前的小溪边捉回一只不足巴掌大的石蛙。作为一种水陆两栖的珍稀动物,石蛙对环境的敏感度很高,当地村民上一次见到这小东西,还是十年前。

  石蛙之生,背后是当地近千家土法造纸厂之死。今年2月以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毅然决定关停所有土法造纸厂。

  以污染企业之死,来换生态环境之生,背后凸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重。

  这不只是沐川的选择,更是四川在新形势下,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庄重抉择。

  扼守长江、黄河上游,四川地理位置特殊,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牵系9000余万川人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事关国家生态安全,更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刻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升的发展大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年来,四川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事业,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四川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五年来,四川把建设生态文明当成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未来的长远大计,一路加码提速,改革激活力,转型铸动力,法治守底线,青山披翠,碧水蜿蜒,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正纵深推进。

   坚守生命线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政治担当,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使命,是着眼长远发展直面现实问题作出的必然选择

  哪怕不巡山,川西北群山深处,茂县石鼓乡茶山村66岁的余家华也会在自家院里,看着远处九顶山的漫山绿色。

  “只要还能爬,我就要守好这座山。”22年来,一队护林员一直坚持对九顶山无偿巡护,呵护着当地的一片绿色,在他们眼里,守卫大山就是守卫绿色,就是守卫自己的生命。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

  2013年5月,“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推开,“美丽”是中国梦四川篇章的主色调之一。

  四年之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美丽”一词,再次成为指导今后五年四川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这是顺应9000余万四川人民期待,彰显治蜀兴川执政担当,是走过五年极不平凡发展历程后,再次出发的庄严承诺——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以对脚下这块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个生命工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治蜀兴川,离不开对绿色发展的战略考量。

  生命之重,是全国大局下,四川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政治责任。四川是全国3大林区、5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战略使命。

  生命之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使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有强烈期盼。

  生命之重,是四川着眼长远发展直面现实问题作出的必然选择。站在3万亿元的台阶再上层楼,没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一切美好的期待都将是海市蜃楼。

  当下,四川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四川山川秀美、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必须倍加珍惜,世世代代传承和守护好这份宝贵财富。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对绿色生命的重视植根于省委治蜀兴川重大决策部署。

  五年来,省委常委会共15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学习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沿着一条清晰的时间轴,我们看到,绿色已是装点巴山蜀水的鲜明底色。

  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鲜明提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的观念,不以牺牲资源环境、损害社会和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并专门用一个篇章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位列其间。

  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作出部署,并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2017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

  2017年7月22日,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在西昌市召开。会议传递的信号鲜明: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步步相连,一以贯之,每一个脚步都铿锵有力,每一个足音都是同样的基调,坚守绿色的生命线,四川责无旁贷,勇往直前。

   维护生命线的制度: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在为人类行为划定限度的同时,守护着绿色的空间

  每逢周末,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鲁家滩湿地总会吸引不少成都市民。

  成都市民刘文庆注意到,今年以来,在湿地经营的7家农家乐和1家养鱼场消失了,湿地一侧,立起了一块2米多高的“温江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界牌。

  红与绿的交界,一条线划出人类活动的边界,彰显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是对过往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绿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

  对标中央的要求,省委明确,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通过高点谋划,着力规划编制和法规制定,划“红线”标“底线”,加速建立“制度矩阵”,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在为人类行为划定限度的同时,守护着绿色的空间。

  四川地形地理条件复杂,从成都平原到川东北丘陵,从川西山地丛林到雪域高原,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空间,考验着决策的智慧。

  立足全省绿色发展总体工作格局,2013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制定,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划出“大轮廓”“大框架”,从总体上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类功能区域,其中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域以自然或法定边界为基本单元,分布在其他类型主体功能区域之中。

  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川着力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我省明确,绿色发展要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筹谋划、同步推进。这决定了既要有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又要完善法治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后,《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四川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制度相继出台,将全省五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轴三带、四群一区”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五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四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格局、十三个区块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格局基本形成。

  格局既定,绿色发展的内涵清晰明确,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重点开发区域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活空间,拓展生态空间。

  ——农产品主产区严守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继续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

  ——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严控开发活动,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好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千头万绪,四川“指挥棒”既指向统筹兼顾的“规划图”,又落细到重点击破的“作战图”,务求精准发力,祛除病灶。

  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立足四川省情,给野生植物保护安上“护身符”。2015年,《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正式实施,灰霾污染者处罚尺度、政府治理责任等一目了然。这一年国庆节,《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川内挖砂不再是无章可循。

  近年来,省人大先后制定修订了《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5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批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等14部市(州)地方性法规。

  这些细分制度,从领域和空间上不断细化着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让宏大的法治体系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

  不仅要为行为“划线”,更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在对整个生态文明作出制度安排的同时,四川抓住环保督察、产权制度、考核体系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动已有的制度体系不断落地落实。

  201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办法》选取16个指标对全省183个县(市、区)进行年度考核,并一改以往“一刀切”的考核方法,其中,对北川、平武、旺苍等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将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3个指标,引导生态功能区县把注意力转到生态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上。

  “拆!”查排污、作宣讲、谈赔偿,多部门协作,仅3个月,眉山彭山区公义镇通济堰段7600米流域禁养区内的15家养殖场,就完成从动员到最终关停搬迁。让通济堰段“河段长”李桂平感受到四川绿色谋变加速度的,正是河长制实施带来的环保风暴。

  两千年通济堰静水流深。汩汩碧波下,涌动着“千河之省”年初以来全面打响的河湖保卫战——从率先在全国出台地方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到省委书记王东明亲任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任四川总河长,到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至6月底,省内所有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期中考卷成绩出炉:上半年,全省87个国控考核断面中,优良断面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劣五类断面则降低1.1个百分点。

  2013年起,每年四川森林公安都会发起旨在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的专项行动。仅2014年,全省依法立案查处涉林案件1.2万起。2016年,从省高院开始,环境审判庭在各级法院陆续设立——破坏环境违法案件审判更为专业化。同年底,全省第一批环保警察在德阳上岗,结束了处置环境案件“只能罚款”的历史。

  宏观与微观结合,大框架与小细节结合,重点突破与协同推进相结合,制度设计与制度落实相结合,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延展生命线的力度:始终坚持以改革为破解生态困境关键之力,以体制机制创新铸就绿色发展根本动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推动美丽四川由愿景不断走向现实

  7月23日,记者站在攀钢钒炼铁1号烧结机前,向上仰望,是一幅让人舒心的画面,朵朵白云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中,空气清新,阳光明亮。

  数据显示,攀钢烧结烟气中脱硫效率达到96%。硫排放少了,天空自然就蓝了,而那之前,这里常年被乌黑刺鼻的烟气弥漫。

  烧结烟气脱硫被称为“世界性难题”,而当地铁精矿的硫含量是进口矿的近10倍,为治污,攀钢先后投入5亿多元,尝试了多种技术,依然收效甚微。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一种被称为BOO的治理新模式进入攀钢的视线。第三方环保公司投入资金,对攀钢钒烧结机实行全烟气脱硫,并对电除尘系统同步实行了改造,而攀钢按照治理效果分年度支付脱硫费用。

  以变革来推动变天,是整个四川的选择。

  “钓鱼的哥子,莫要乱扔垃圾!”每天,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拦渠管理站的走马河两侧,挤满了垂钓的人,身着迷彩服的孟德良手持竹竿,注视着垂钓者们。

  孟德良是成都佳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职工。这里是饮马河和南四支渠的交汇处,这片区域是孟德良的管辖区。

  为了解决河道管理的难题,2012年开始,成都市新都区创新管理,将区内河道管理业务逐步转移给物业公司,水政主管部门从管理者转身为监督者。

  实施社会化管理后,新都的区管河流水质逐渐好转。据监测,目前出境水质一般保持四类以上,水面漂浮物实现零出境,堤防工程被违法违规占用事件降至个位数。2014年开始,成都市各区县逐步推开类似做法。

  改革,正是四川高高举起根本性破解生态困境的关键之举。

  2013年以来,省委召开 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了13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蓝图到聚集环境污染防治,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全面落实河长制,一项项具有开创性质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成为支撑四川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绿色发展的大旗下,彰显的是省委、省政府“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襟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改革勇气。

  2016年6月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这份纲领性文件,既涵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方面面,更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主体,以其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成为我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的完整制度支撑和动力源泉。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林林总总,四川从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这个核心命题落笔,厘清责任界限,既让政府当好建设主导者、理念倡导者、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又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一边松绑,一边加压。2013年,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炉,八成土地纳入限制开发区;2014年,率先试点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7月19日,省政府对环境问题整改排名后资阳、甘孜、凉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设立“指南针”,布下“高压线”,一减一增,力促政府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的思路根本转变。

  一边定权,一边激活。2013年,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为山川草木找“主人”,确实权、定民心,更定责任;2015年引入社会资本启动第三方治理环境试点,沉寂多年的排污权交易在2016年再度起航……“公地悲剧”得以化解的同时,市场的活力就此被激发。

  一个案例成为力证:2016年底,四川碳交易平台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开锣,不到半天完成10单交易,成交额400万元。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从四川儿女内心的渴望,转化为全川上下行动的自觉!(记者 梁现瑞 张立东 李淼)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