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生动实践(二)

23.01.2018  12:21


1月16日,成都市民在青龙湖享受冬日暖阳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记者 吴传明)


  2017年底公布的一张成绩单令人关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中组部联合公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四川的生态保护指数排名全国第三。

  这个“第三”的含金量非同一般:生态保护指数考核评定指标共分为10项,涉及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新增矿山恢复治理等,四川均得高分。

  一个个数据,一抹抹绿色,标注砥砺奋进的五年。

  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为统揽,四川锁定天蓝、地绿、水净的奋斗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向污染宣战,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政策密度推动绿色转型,一大批生态领域的沉疴顽疾得到清除,一系列困扰百姓生活的环境难题得以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铺展开来。

  担责——

  把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是历史重托,是国家使命,是巴蜀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趁着冬季枯水期,放水后的观音湖加快了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污染治理等一系列工作,遂宁市域水系持续打响“环境保卫战”。

  眼下,放眼全省,随处是环保的战场、攻坚的前线。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是一片生态沃土。把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守护好传承好,是历史重托,是国家使命,是巴蜀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路子,带来环境问题和生态恶化,部分地方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甚至已接近极限。四川也没能幸免。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发展的新目标。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9100万巴蜀儿女的共同愿景。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四川从“成长阵痛”中惊醒。

  因为使命在肩。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森林广袤、物种富集,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既关系到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和多彩人文,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因为发展需要。“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不仅不能带来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会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得不偿失。

  因为百姓期待。人们普遍告别了“盼温饱”“求生存”的时期,进入“促环保”“要生态”的阶段,期盼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美丽的土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总书记的指示,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密集推出——2013年5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推开,“美丽”是梦想的主色调之一。

  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

  2017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美丽”被放在首位: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

  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减法”,全面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改革法治“两手抓”,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超越和扬弃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翻开崭新一页。

  定策——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以改革为抓手推陈出新,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制度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轨道

  1月15日,甘孜州色达县的大风吹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拍拍身上的沙粒,附近的生态管护员们冲上康马郎多草原的沙丘,重新清理沙障:“跟县委县政府签了管护合同,身后就是自己的家,谁都不敢大意!

  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的财富,这是社会的共识。如何将共识上升为社会契约,转化为刚性制度?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四川响亮作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以改革为抓手,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制度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轨道。

  制度化,在于厘清重点、责任和界线——

  厘清重点,关键是下好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先手棋,实现权与责相统一。2016年,全省全面启动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明确每一处不动产和自然生态空间的所有权、使用权;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启动试点,短短一年内,划入区所有的森林、草原、河流和土地均有了产权证……四川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有了自己的管护者。

  厘清责任,关键是做好传导政府压力这篇大文章,实现责与为相结合。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明确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者、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2014年,率先开展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试点;2016年,全面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确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2017年,明确党政双责,全面推进实施河长制……一次次加压,一步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

  厘清界线,关键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角色,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2014年四川启动市场化治沙试点,允许市场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2016年,沉寂多年的碳排放交易再次开启;同一年,资源有偿使用及生态补偿制度确立;2017年,乡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

  统计显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业水权交易试点启动仅半年多,全省改革区的农业水价平均下降12-40元/亩。困扰四川多年的农业用水消耗大、利用率低的顽疾有望根治。这,正是市场的魔力,也是市场的魅力。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四川,需要压实政府责任、用好市场手段,更需要法治护航。

  生态的方圆,从立规开始。

  立规,既要查缺补漏,也要与时俱进。2014年,《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结束了四川野保“重动物,轻植物”的历史;2015年,《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增加刑事处罚条款,结束了打击非法采砂“只能罚款”的尴尬局面;2015年,《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实施,在地方层面上,首次明确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治理责任与奖惩机制……一部部地方法规的出炉,支撑起四川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的底气。

  执法必严,以法律的名义还生态以尊严。

  这是一场动真碰硬的攻坚战。2016年,首批“环保警察”在德阳上岗,自此环保执法不再是“无牙老虎”;2017年,21个市州环保法官全部就位,环保司法更为专业、精准。

  这是一场旗帜鲜明的持久战。2013年起,四川每年都发起旨在打击涉林犯罪的专项执法行动。五年来,全省累计打击各类非法采伐林木、偷盗猎野生动植物案件近5万起。同一时间,千里川江之上,四川年年启动非法采砂专项执法,数十个职能部门全程参与……

  抓住重点,放眼全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川逐步搭建起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

  善为——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立足长远,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短短11天,困扰成都市龙泉驿区芦溪河社区3组居民20余年的砖厂彻底根除——当地按照“窑子倒、房子拆、土地退”的标准,将18家24门以下的砖瓦企业全面拆除,共兑现奖励资金6048万元。

  雷霆万钧,高效整改,如此“超常规”动作,全省各地并不鲜见。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面对绿色大考,省委主动作为、科学谋划,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全面提升环境质量,让人居环境更加贴近自然生态。

  注重问题导向,有的放矢——以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科学统筹、铁腕治污,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拖了全省的后腿,诚恳接受批评。”去年7月,因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进度较慢,资阳、甘孜、凉山三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省政府约谈。一个月后,泸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因同样原因被约谈。

  约谈绝不走过场。省政府的三个“不允许”振聋发聩:绝对不允许做样子,绝对不允许做表面文章,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截至2017年12月30日,省级督察发现的8924个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已超9成。

  注重关键领域,攻坚破难——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伟壮丽的贡嘎山清晰可见。”去年成都收获235个优良天,创下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水平,越来越多的成都人乐于在微信朋友圈晒蓝天。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以最大力度破除污染沉疴。2016年底,首批432个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42亿元。去年底,第二批重大项目再度上马,总投资增至737亿元……

  重拳出击,成效初显。2017年全省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双降”,优良天数同比上升,劣Ⅴ类水质、国控断面、出川断面水质目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我省的所有环境质量指标全面完成。

  青山就是美丽。2016年,四川启动“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大力推进有山皆绿、重点补绿、身边增绿。短短两年,全省累计营造林面积超过2100万亩,超出3个自贡市大小,森林覆盖率超过38%。

  注重长效机制,立足长远——既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又要打攻坚战持久战。

  挥起考核“指挥棒”。四川加大环保主导力度,地方政府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中,环保指标权重已由2013年的8%逐步提高到13%。

  打出政策“组合拳”。2016年,4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区)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票否决”;2017年,新修订的《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对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责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坚决守护绿水青山,正变成一场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

  看变——

  统筹推进生态、生活和生产三大转变,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全省绿色发展新格局形成

  没修一座水电站,没砍一根木头,没开一个矿。这是过去三年雅安市宝兴县交出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

  同样是在这三年,宝兴县GDP增速均超过10%,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同期。境内的夹金山等景区,接待游客量和直接收入的年增幅均超过20%。连续多年,万元GDP单位能耗降幅均超过10%。悄然间,以往以水电、木头和石材为支柱产业的宝兴,完成了动能转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代的呼唤、责任的担当,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更是面向未来的美好图景。

  处于决胜全面小康冲刺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时期的四川,该如何响应呼唤、担当责任、勇于变革?

  责任当前,四川领命前行。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把绿色发展新理念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省统筹推进生态、生活、生产三个转变,不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这是一场新旧动能的大转换——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开始,从政府决策入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一手抓新业态、新产业培育。

  看除旧。五年来,全省共淘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872万吨,关停小煤矿753处、削减产能7129万吨;至去年,全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看布新。重点发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全省GDP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增长的背后,是转型迸发出的新动力:全省工业版图中,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七大优势产业占比提高3.6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这是一场群策群力的攻坚战——从正视问题开始,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凝聚各方共识中,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汇聚绿色发展合力。

  听民意。从2016年开始,连续两年,成都市长邀请网民喝茶座谈,共商抗霾大计;去年,省环保厅厅长邀请19名网友代表座谈,“拒绝套路,啥都能问”;随后,中央环保督察组入川,举报电话和邮箱向全省公开……一次次碰撞,一次次互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更精准、更有力。

  解民忧。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环境问题,四川自我加压,明确限时销号。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结束后,“12369”环保热线仍然开通,受理举报,接受监督,力度不减。

  这是一场绿色低碳的生活革命——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再到绿色生活,绿色低碳正从四川人的内心渴望外化成行为自觉。

  忽如一夜春风来,去年开始,共享单车和垃圾分类在蓉城快速铺开。仅以垃圾分类为例,实施不到一年,全市垃圾分类覆盖面已经超过53万户,生活垃圾简单处理率骤减。这不仅是一本经济账,更是绿色文明的一个风向标。

  这五年,四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愈发牢固,群众生态获得感日益增强。

  这五年,四川经济发展生机勃勃,新兴产业动能十足,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

  这五年,四川绿色风尚落地开花,低碳生活日益成为主流,美丽四川的画卷徐徐展开。(记者 江芸涵 王成栋 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