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多举措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6.12.2014  18:51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数月来,青年老师占70%的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现已成为学院的骨干力量,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给力培训,打牢基本功

  12月25日,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培训会,近两年新进教师参加。培训会邀请督导组组长温安祥教授、课件获奖教师李成磊博士和行政办老师分别就“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做好多媒体课件”和“教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转变角色,提升教学能力。培训会要求青年教师务必认真备课,熟悉课程全部内容,精心制作PPT,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融会贯通,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个人课堂魅力,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坚持助教制,引领教师成长

  学院坚持新进教师承担1年助教工作,在系统“听课”的基础上,承担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辅助等教学任务。学院督导组定期检查助教笔记,找主讲教师询问了解情况,齐心协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院今年新进的2名博士,分别参加了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的助教,2位教师每节课都按时随堂听课,从未迟到、缺席,课堂笔记详细,认真态度受到了指导教师的肯定。

   师徒结对“传、帮、带”

  学院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新进青年教师加入到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对一”重点督导,传授讲课经验、指导撰写教案、制作PPT、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等。新进教师曹晓涵承担了《普通遗传学》的教学,张怀渝教授作为其指导教师重点督导。在本人的努力下,学生评教满意率达到100%,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1篇,指导科研兴趣培养计划2项。青年教师李成磊在导师吴琦教授的指导下,课件作品《基因工程》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在“青年学者论坛”中荣获二等奖。

   开设学术论坛营造学术氛围

  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作学校报告,开设“新教师学术论坛”,要求每位新进教师为全院师生做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氛围,展示新进教师风采。今年学院引进的拔尖人才蔡易博士、优秀人才黄燕博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与师生分享了科学研究心得以及研究的方向和课题,获得了师生的赞誉和好评。

   鼓励出国进修提升个人水平

  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开阔视野,提升个人科研水平和能力。学院教师中有留学经历的12人,占教师总数的24%。今年有3名青年教师在国外进修或做博士后,4名有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袁明、廖进秋 陈洋尔和杜小刚入选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