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比钱重要 信义何止万元

23.07.2014  13:31
        “张主任,这钱您一定要收下,两年前说好是借的。我现在身体很好,自己蹬三轮车挣钱。我现在能还你钱了,我不能不守信义。
        “刘大哥,你把这钱拿回去。我给你开了复查的单子,你要坚持定期复查,好好活下去!
        一个皱皱巴巴的塑料袋,同样皱皱巴巴的10元卷、100元卷。红光满面的刘志林趁着雨天不用出工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找到老年内分泌科的张敏医生,还她2万元的“救命钱”。
        刘志林大爷是失独老人,2007年儿子因工伤去世,几年前带肠道血管畸形的妻子到省医院看病时,认识了张敏医生。嘘寒问暖、协调手术科室、减免部分费用……张敏及所在科室给予了老人无私的帮助。出院时,老人留下了张敏的电话,遇到头疼脑热,总是随时咨询。
        2012年3月,刘大爷因腰痛、体重显著下降,找到张敏,张敏又跑上跑下,联系胃肠外科专家为他诊治,结果发现为肠道肿瘤。因为老伴的病,已经使这个失独家庭一贫如洗,老人无奈准备放弃治疗。张敏给他做思想工作:“你妻子还需要你照顾,你不做手术,她也只有紧随你而去。”张敏主动联系刘大爷的亲属,筹集手术费用。手术后,张敏又请来肿瘤科医生会诊,制定化疗方案。面对经济上的困窘,刘大爷已经举债累累,他决定放弃化疗。4月26日,刘大爷要出院了,张敏将刘大爷叫到一旁,递给他一个信封。刘大爷说:“张主任,这钱我不能要,我还不起。”张敏告诉他,如果不化疗,手术相当于只成功了一半,这钱就当“”给他的,先治病要紧。刘大爷回到家和老伴一数,整整2万元。6月,刘志林第一次到医院化疗时,带了一面锦旗送给了张敏。不过,张敏并不“领情”,埋怨刘志林,“刘大哥,每一分钱都是救命的,你咋乱用呢?
        进行了全疗程正规化疗的刘志林找了个蹬三轮的活,去年年底,老伴不堪病痛折磨离世了。面对生活的艰辛,刘志林总是想着:是张主任救了我,我不能放弃!如今的他精神饱满,紧紧捏着那一袋子“救命钱”,刘志林说:“张主任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的心,我现在每天出工,就是想早点还钱,张主任却说什么也不收,真是好人啊。
        正是有无数张敏这样的好医生,许多病困中的患者才能看到生的希望,才能获得新生,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