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工程”的民生温度

20.06.2017  15:05

首席记者  赵  蕾

6月的四川宝兴,空气湿漉漉的。

4·20”芦山强烈地震已过去4年,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残垣断壁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孕育希望的新画卷:田野里,辛勤的不仅是翩跹的蝴蝶和繁忙的蜜蜂,还有耕耘劳作的人们,金黄的小麦正接受收割机的检阅,机器轰鸣声映衬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幕幕美好画面的背后,是一个个关系着地震灾区成千上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的巍然矗立,它不仅代表着大国实力,更传递着民生温度。

毛大爷的幸福和快乐

瞧,连着下了快半个月的雨了,水还是清亮的。”56岁的宝兴县穆坪镇新宝村冷木组村民毛燕军正在冷水沟查看水情,“这说明水里泥沙含量少,泥石流发生几率小。

宝兴县城四面环山,冷木沟是县城北面的一条沟,也是县城1.2万名居民最关注的一条沟。芦山地震后,这里成了悬在全县百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如今,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成,当年的泥石流灾区变身地质遗迹景区,毛燕军在县城工作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回来“度假”的时间也明显多了。中午时分,毛燕军在坝子里放上充气游泳池,清澈的河水接进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很快响彻山间。

芦山地震灾区是龙门山、鲜水河、安安河三条地震断裂带综合影响区域,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叠加影响,地质灾害高发频发。芦山震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灾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川省将地灾防治提升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建立“一日两报告”和“一日一调度”的统筹指挥机制,调动多部门协同防灾。

一场关系民生的大国工程就此展开。

冷木沟作为防治重点,被纳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项目总投资1.75亿元,按“多级拦挡、固沟护坡、拓宽行洪”的思路,以拦砂、固源与清淤相结合,辅以排导综合治理措施,以一百年一遇标准设计。项目于2013年12月开工,2014年6月主体完工,包括8座拦砂坝、2段排导槽、47个浅槛、7段单边防护堤等,8座坝共计可以拦截近50万立方米固体物源量。

站在目前国内泥石流治理第一高坝——冷木沟7号坝上,宝兴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回忆道:“那个时候,整条沟插满了红旗,从沟口到7号拦砂坝短短2.8公里,最多的时候一两百人彻夜不眠,就为了让这一‘生命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杨的铜锣与对讲机

在杨开春卧室床边,放着一面铜锣,上面拴着锣槌,离铜锣不远,伸手就能摸到桌子上的对讲机。“这些都是我的武器,现在是汛期,睡觉的时候要锣不离槌,槌不离锣。”  杨开春说。

作为芦山县思延乡清江村前后坝组的地灾监测员,4年来,杨开春一直监守在乐山脚泥石流点。

汛期会担心吗?”记者问。

担心多少会有一些,不过我离危险越近,老乡们离危险就越远。”杨开春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

在四川,像杨开春这样的专职监测员,有5万余名。

2013年以来,四川省全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防灾”的地灾防治责任体系,落实省、市、县、乡、村、社、点七级防灾责任,由省至市(州)到县,逐级成立政府主导下的地灾应急指挥部,全面完善各部门分层级、分系统的防灾体系,做到防灾责任“横向到边”。

针对全省近4万处地灾隐患点,组建近5万人的群测群防专职监测队伍,每个地灾隐患点均提供1个以上公益岗位,并以3600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助,实现了地灾监测从“无报酬的义务”向“有报酬的责任”转变,做到防灾责任“纵向到底”。

与此同时,四川省强化隐患发现机制,2013年以来,开展县域详(排)查977次,组织拉网式排查20余万次;强化监测预警机制,累计发布3级及以上风险预警500余次,向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发布预警短信近1300万条;强化主动预防避让机制,在全省147个地灾高易发县建立应急避险场所2855处,建设面积380.8万平方米,涉及地灾隐患点1.1万处,可安置临时避险群众81.6万人;强化培训与应急抢险机制,累计开展地灾防治培训近3万场,培训人数160余万人次,组织712名专业技术人员汛期驻守在176个县(市、区)进行一线防灾督导,实现全省地灾易发县全覆盖,组建由四大专业地勘局和武警部队构成的5支省级应急抢险队伍,分片开展地灾应急抢险救灾;强化地灾综合防治机制,突出龙门山区、乌蒙山区、川西藏区、秦巴山区、攀西彝区5个重点区域,围绕“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急体系、能力建设”5个方面,科学部署地灾详细调查、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等工作,全面覆盖地灾综合防治各方面,着力提升地灾综合防治能力。

避险搬迁带来山乡巨变

置身谷中,闲看山花繁茂灿烂,坐观锁坝漫顶成瀑,卧听溪水一路欢歌,采撷山风习习清凉,品味乡农收获的喜悦与憧憬,感悟别具一格的山魂水韵……”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村口一块大石头上,《同心·水韵》描绘了乡村的美丽画卷。

走进村里,一条“小溪”在山涧潺潺流动,这便是曾经让村民提心吊胆的阴河沟。2013年7月14日,阴河沟爆发中型泥石流,造成河道河床抬高,两岸基础严重掏蚀,群众房屋和出行道路不同程度受损。在地灾避险搬迁之初,汉源县便提出,新村建设要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打造,要实现灾后重建、地灾治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同步到位,力争实现“治理一条泥石沟,建设一个新村,带活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如今的清溪镇同心村聚居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综合利用花海、小桥、流水、古树等元素,依山就势,将房子“”在果林花海之中,依托参天古树打造中心公园,沿溪流景观轴多节点布置小广场、小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应急避险广场、社区避险道路、小型防洪堤坝、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立足发展集观光农业和盛夏避暑为一体的乡村度假游,同心村成为“峡谷清溪游止步,果林深处有人家”的世外桃源。

其实,避险搬迁带来的山乡巨变又何止一个同心村。

四川省级层面两次上调避险搬迁省级补助标准,达到每户3.5万~4万元,市县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加大防灾投入,同时结合巴山新居、彝家新寨、牧民新居等新农村建设工作,用实用活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整理等政策,对8万余户30万名群众实施避险搬迁安置,实现了避险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

4年来,四川省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各类地灾隐患点实际销号1万余处,在2013年年末43265处地灾隐患点的基础上下降23.4%;受地灾威胁的群众由2013年年末的220万人下降到162万人,58万人成功摆脱地灾威胁;受地灾威胁的财产由2013年末的900亿元下降到687亿元,减少23.7%。从险情规模上看,累计消除威胁1000人以上的地灾隐患点31处,消除威胁500人以上的地灾隐患点306处,受地灾隐患点威胁的场镇由2013年年末的362个减少到225个,减少37.8%,受地灾隐患点威胁的学校由2013年年末的342所减少到264所,减少22.8%。此外,四川省4年来成功避让地灾387起,避免3万余名群众因灾伤亡,2014年~2016年连续3年地灾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民生温度支撑着发展高度。展望未来,以“生命工程”为标注的地灾防治将越来越成为全面小康征程中的新发力点,不断描绘民生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