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要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16.12.2013  20:34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编制完成。《纲要》提出,到2030年,敦煌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和科学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全面实现,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复兴典范和全球文化旅游地标城市,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国际文化合作交流战略平台,城镇化率达90%,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旅游收入达300亿元,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纲要》指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和发展应立足于敦煌资源特征和文化禀赋,严格遵守“保护第一、有限容量、内容为王、田园城市”四大原则,打造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一会四区”战略支撑平台,努力实现全面有效保护敦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要全力实现5个发展目标,即全面有效地保护敦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树立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典范、打造国际一流的的旅游目的地、建成中西方文化合作交流的战略平台、探索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等。

  《纲要》要求,深入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总体要求,以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以弘扬敦煌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创意、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田园城市建设,探索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的绿洲经济科学发展新模式,建立文化引领、旅游拉动、经济转型、生态改善、生活富裕、体制创新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性城市,争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排头兵,构建国家文化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实现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打造“文化殿堂人类敦煌”。

  据介绍,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空间布局上形成核心区、协作区和战略互动区,核心区包括敦煌市域,包括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为核心的城区和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等景点在内的周边市域;协作区包括由瓜州、肃北、阿克塞等周边县市组成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和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金昌河西走廊五市;战略互动区包括省域层面,强化与省域内东西两翼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共同推动丝绸之路整体申遗。

  针对敦煌脆弱的文化遗产资源和有限的生态环境容纳量,《纲要》将敦煌的旅游环境容量科学核定为每年950万人次。同时,作为水资源有限和气象条件特殊的戈壁绿洲,相关建设规划还对敦煌建筑高度、密度作了规定,其中在鸣沙山·月牙泉名胜区发展控制区内,在确保偏东风和偏西风畅通的前提下,可规划少量建设用地,单体建筑面积不应超过1500平方米,高度不高于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