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存志远 康巴高原传真经——甘孜藏族自治州基础教育界校友探访实录

06.11.2014  18:07

  10月29日至11月1日,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李爽、招生就业处何军老师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探访基础教育界部分校友——在康定中学任教的数学系88级校友何佳强、中文系86级校友黄志兵、数学系85级校友陈长川、在巴塘康南民族高级中学任教的中文系88级校友鲁平。

  甘孜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上一块神奇的土地,位于四川最西部,此行从成都出发到甘孜州巴塘县往返2000多公里,途经雅安、泸定、康定、雅江、理塘等地,翻越五座超4000米高山——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海子山,掠过草原湖泊,完成探访任务。此行山路崎岖、尘土飞扬,擦肩而过连绵不断的雪峰不时提醒着我们到达的是不同以往的环境,海拔高度亦让人感到不适,然而上述四位校友已在此扎根二十多年,他们克服气候条件的恶劣、远离城区的不便,扎扎实实、无怨无悔、力求教学工作的突破,爱生如子,将青春、心血播洒在康巴高原。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下面截取部分采访内容,以飨读者。


在康定中学和何佳强校友(左二)、黄志兵校友(右一)、陈长川校友(左三)合影留念

  “数学课堂激情四溢  学海泛舟力求突破”——“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师德标兵”、“甘孜州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康定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数学系88级校友何佳强

  何佳强是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人,23年教学生涯,99年到的康定中学。92年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泸定县第二中学校,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他一待就是7年,何佳强说他一点也不后悔,这是件好事,历练了自己,锻炼更大,成长更快。一去第二中学校就给他压了担子,教高三年级的数学。何佳强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周都坚持家访,每个学生住在哪个乡哪个村至今他都记得清楚,不管路途再偏远,也都是步行前往,最远的要爬两座山,但一点都不觉疲惫。这对于了解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大帮助,使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在泸定二中他曾担任高93级1班,高96级1班,高99级1班班主任。高93级1班在过去大专录取为零的情况下,考上大专以上高校13人,中专26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高96级1班考上大专以上高校16人,中专47人,在当地造成了一定的轰动。高99级1班上线3人,刷新了泸定二中高考史上零的记录。何佳强92年大学毕业,98年就得到“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足见对他工作的认可。在康定中学,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考上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高2003级5班上线45人,有18人升入重点院校,42人升入普通院校,教过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填补了甘孜州教育史上考取清华北大的空白。他还是甘孜州科技协会教育学会成员,四川省班主任中心研究成员。

   记者: 何老师,您开展教学工作和担任班主任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您获得了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在内的诸多荣誉,有没有想过离开这里?

   何佳强: 在教学工作上,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只有把眼光投向每一个角落,学生的自信与激情才能被扬起,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调整心态,把学生的健康与综合发展放在首位。教学需要教师的功底,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的魅力,这是需要我继续学习和提升的。我对班主任工作情有独钟,要让学生得到公平教育,要让学生得到终身幸福,走的是一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路。我有一个理念是:高考场上不吃亏,人生路上不栽跟头。全班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让甘孜州农牧民的孩子也享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遇到任何问题都不会抱怨,我觉得又是一个挑战的机会,从不觉得是负担,我心中的信念是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轻易地离开学校。在我当班主任过程中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不知同学们从哪里知道我的生日,当我走进课堂时,突然全班整齐起立齐声说:“何老师生日快乐。”合唱了我最喜欢的赵传演唱的歌曲《大地》,我儿子也在这个班上,既是我的儿子,又是我的学生,他唱了一首《父亲》,我很感动。学生们都叫我强哥,从来不叫我何老师。

        我从没有想过离开这里,我就是要扎根高原坚守到最后,我有很多教育理想与教育愿望,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年华,趁年轻,多做实事,扎扎实实地成长。很多人说60岁退休,我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现在已过了四十六岁,但是心态和当初大学毕业时想干一番事业的心情没有什么变化,比如,我现在做班主任工作,通过实践总结,已经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甘孜州教育局时不时会请我去做做报告,讲讲当班主任的一些做法,上周我才到泸定县,给老师们上了一堂课,两个半小时,我的最大心愿是将自己当班主任及教育教学经验与全州教师一起分享。现在我上高三5班,15班的数学课,也是高三年级组长,应该说比较忙,但没有累的感觉,我做事非常讲究条理,一天的工作,我在前一天会做好安排,下一周的安排也会提前做,所以不慌不忙;班主任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计划,肯定是一团麻。

   记者: 在教学、当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解决?

   何佳强: 困难肯定有,我们应该算比较有经验的老师,但现在仍然会遇到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事,比如做班主任,不能太着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自己平静下来,有计划地化解这些矛盾;教学上,特别是现在,我和学生沟通得比较好,如果学生犯错了,我一定会提醒他,或许有的学生会觉得这个老师“好欺负”,进而接二连三地犯错,比如迟到,这时我会严厉批评他,请他出教室,但一定让他站在可以听见我讲课的地方,就算是惩罚,也是带着爱意的惩罚,学生是可以接受的,不可理喻的学生,毕竟是很少的。遇到困难解决就行了,冷静,不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发生冲突,下来后都是可以解决的。     

记者:您已经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何佳强:我想好好地总结一下,在教学上,认真地探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使课堂价值最大化。教师到了四十几岁,正是干工作的时候,正是频出成果的黄金时段,所以我觉得要继续勤奋不止,下一个目标我想在教学上再上一个台阶,结合民族地区教学的方法既让学生成绩提升,又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好好编一套书出来。

  “折多河畔教学相长  跑马山下诗赋传扬”——甘孜州政协委员、“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康巴名师”、  康定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康定中学社团,影视小屋负责人,中文系86级校友黄志兵

  黄志兵校友的热情、友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志兵是康定人,脸上的高原红,印证了他作为康巴人突出的特质。他不仅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等职,还是学校社团、影视小屋的负责人,亦是甘孜州两届政协委员。康定中学对联:盛德实学骐骥行千里,豪迈和美栋梁擎九天,横批:求实尚和,就是他创作的作品;学校操场文化墙上赫然陈列出的《康中赋》也是他精心创作的成果,可见其深厚的古文功底。

   记者: 黄老师,您身兼甘孜州政协委员、语文课教师、班主任、社团、影视小屋负责人这么多不同的角色,您怎样同时把这些工作做得比较完善?谈谈您的感悟。

   黄志兵: 我出生在这里,热爱我的家乡,我想身兼这些不同的角色,能处理得比较完善,主要是热爱这份工作和合理安排时间。我想介绍一下我做的一些具体工作:我做了17年班主任工作,做班主任工作,第一是要付出,我们基本上都是早晨六点半出门,晚上十点半才回去,这是常规工作。做班主任最大的心得是你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包括现在很多已经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甚至一些到了国外的学生,他们都觉得黄老师特别喜欢和他们交谈。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利用课间,课后的时间随时关注你的学生,看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以便于熟悉每个人的情况,不管高考的压力有多大,我每周都会给他们做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也很尊敬我,每当我的生日或教师节来临的时候,他们都会给我发短信、打电话,我觉得这是学生在毕业之后对我的继续认同。我当班主任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喜欢给他们搞活动,一般我们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包括州里面的一些比赛,他们一定会获大奖,我带过的班级都是特别有凝聚力的班级,这种凝聚力,不是生活在那种高压下,而是在黄老师的带动下,他们感觉到比较轻松,比较快乐而产生的凝聚力。

  我对这里的教育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又推荐我做政协委员,我每一年都要参加政协会议,主要把我们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向我们的上级汇报。我的议案有很多,包括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发展、规划,包括完善我们民族地区学生的照顾政策等多方面的建议,每一年要提两到三个议案,在确保自己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被影响的情况下我想去多做一些事情。

  现在我在学校,一方面兼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另外还推进全校的社团工作。社团从无到有,到现在比较兴盛,是我们所共同希望看到的。比如校本社团,就是由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组织,和选修课相结合的社团,有十几个。我们的学生社团有二三十个,我在总体负责,指导他们怎么去成立社团,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管,然后进行考核。

  中国电视协会,四川电视协会和我们学校联合搞了一个影视小屋,我们请专家指导学生去拍微电影、微视频,学生也很有乐趣。我指导一名学生作了一个微电影获得亚洲第二届金海棠奖,这很不容易,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记者: 您担任了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您有哪些创新和关注点?

   黄志兵: 在教学方面,我们学校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和成都七中进行网课教学。我们学校最好的学生都集中在这个班里,一边听成都七中的课,一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再去指导。我带了一个这样的班,还带了一个完全由我来教学的普通班。

  我在教学上,非常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上的一些经验的积累。做一些课题研究,希望能从经验型教师实现向研究型教师的转换,坚持阅读,把新课程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教学实训中,自己一定要去探索。在前五年,可能还是按部就班地走,五年之后,我慢慢觉得语文教学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我举个例子,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的,晚自习时间比较长,所以我在高一、高二年级,开了一系列的专题——“语文之夜”。我正在整理这个材料,想把它推出去,我的“语文之夜”有对流行歌曲的欣赏,对古诗词、经典名著的介绍,也有我们学生的才艺秀,每一周有一个主题。比如上一周的“语文之夜”,我专门给他们鉴赏罗大佑的歌曲和歌词。有时在晚自习时,我可以拿一半时间给他们做读书报告会,另外一半的时间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作品,然后让他们阅读,马上写心得。所以在高一、高二的晚自习,一定是让他们很快乐地学习,内容上不仅仅是语文,还涉及到美术、音乐,甚至涉及到现在一些很流行的文化元素,到了高三我马上要让他们把心收回来,开始针对高考做一些具体指导,那就是高强度练习了。所以我的学生一到语文晚自习时间,就特别期待。另外我也注重与内地优秀语文老师沟通,交流对语文教学的心得与感悟。

   记者: 高一、高二的教学方式和高三时不一样,在高三时,您用什么办法来引导同学们进行转换呢?

   黄志兵: 那只能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有点像衡水中学那样,每天让他们宣誓,调整他们的状态。第一重要的还是交心,给他们介绍全国各所大学,还有从大学中走出来的优秀学生,激励他们,另外需和家长保持联系,和家长沟通,然后家校合作,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很重要,可以带动差生。当然我平时还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的优生带差生,课后一对一,差生的作业由优生来辅导,优生很愿意,他们觉得给差生辅导自己又复习了一遍,我都没想到这些学生这么可爱,到最后我们的差生明显有进步了,能考到一专,考到三本,他们觉得收获已经太大了。

        记者: 黄老师,您获得了“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康巴名师”  等荣誉,对您今后的事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

        黄志兵: 实际上我觉得这些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激励自己,让自己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感谢领导、家长的信任,让我有信心去把事情做得更好。一般来讲人到中年,都会有职业倦怠感,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好像没有,就是想把职业变成事业,你首先不能因为工作而感到烦躁,而是要在其中去发掘属于我们当老师的快乐!

  “杏坛耕耘二十余载  教学管理秩序井然”——“甘孜州优秀教师”、“甘孜州优秀校长”、“甘孜州优秀中端人才”、康定中学副校长、数学科任教师、数学系85级校友陈长川

  陈长川,重庆丰都人,1989年毕业分配到康定中学任教至今,长期执教高中数学。先后担任班主任、数学教研组长、理科支部书记、教导处副主任、主任,现担任康定中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甘孜州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曾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记者: 陈校长您好,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您的感悟有哪些?用什么办法来提升升学率?

   陈长川: 您好,我是丰都人,89年到的康定中学,其实当时我可以去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但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扎根在这里。

  谈到教学方式方法,大家都知道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知识差,接受知识有个过程,内地有些教学方法在我们这里就不太适用,在获得知识的起点上,我们的学生要滞后一些,在内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或用稍加提点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就不能使用,教学大纲里一节课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可能要花两节课,三节课,甚至花更多的时间,学生才能慢慢掌握,这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在甘孜州70%的高考升学率是由康定中学完成的,我想教师本人的负责敬业、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都会提升升学率。

   记者: 您分管的是教学工作,在这块工作上,您有哪些新的举措?

   陈长川: 实际上,我分管教学工作之后,很多工作抓得更实,学校本来就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管理方法,我分管之后,做得更沉一些,监督得更多一些。我想提一提:这里的老师比外面的老师更敬业,对学生更有爱心,在我们这里磨砺过的老师调入外面的中学,基本都成为骨干教师,他们为我们学校赢得了很多声誉。

  “北川男儿扎根巴塘  行政教学双管齐下”——“甘孜州建州60周年优秀教师”、“甘孜州骨干教师”、巴塘县康南民族高级中学语文科任教师、学校办公室主任、中文系88级校友鲁平


在巴塘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和鲁平(左二)等校友合影留念

  鲁平是北川人,羌族,大学毕业后,在北川县曲山中学、职业高级中学担任语文老师,2000年因爱人下岗再就业,一起到了甘孜州巴塘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巴塘毗邻西藏,地理位置偏远,每年他和远在江油的父母、孩子仅见两次。鲁平在接受采访中多次提到感恩、感激,没有远离家乡的抱怨,有的是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与深扎在康南民族高级中学的决心。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把父母从绵阳接到江油后迅速赶回上课,2011年年底不小心把腿摔断后,手术后仅十天,又回到课堂,他说高三的课很重要,同学们不愿换老师,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他们,就这样他拄着双拐上课,这种情况持续了4个月。

   记者: 鲁老师,这里确实路程遥远,气候条件相比北川要恶劣一些,您如何看待在这里的生活?

   鲁平: 我本来也是少数民族,老家位于北川县最边远的一个乡,我们对这里的生活方式很适应,所以从来没有想过离开,我对这个学校是非常感激的。这里的老师、同学都不错。很多人可能从生活习惯等方面对藏区有些误解,觉得吃住不习惯,担心因为文化差异,导致冲突的发生,其实完全没必要。

我爱人是学会计的,现在在学校里面担任会计工作,她也不愿意回去。08年地震之后,北川各行业都需要人才,我是有机会可以回去的,但我对这个学校原来的校长说:“非常感谢学校能接受我爱人,我们两个在这个学校要一直干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记者: 您曾获得“甘孜州建州60周年优秀教师”、“甘孜州骨干教师”等称号,在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上您有哪些感悟?

   鲁平: 我现在教高二4班和7班,藏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大约在小学四年级之后才可以用汉语沟通。一、二年级老师上课每说一句藏语,就说一句汉语。学校最近发起了一项“送教下乡”的活动,和亚日贡小学建立了对口关系,这是我们两个学校的首创,我们学校挂了一所康南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5个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甘孜州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我们学校的老师也不够,去参加双选会,一般优秀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来。外面提到藏区,如果说旅游就有一种神秘感,说在这里工作就有一种恐惧感,我们今年招15个老师,只到位了7个。这么多年来是川师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只有3个,两个在语文组,一个教体育。

在语文教学上,我想还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每周有两节晚自习,我就让学生看书,巴塘街上没有新华书店,学校图书室只有一万多册图书,这些书基本上是文学类,来源于多年来我订的杂志,如《格言》、《演讲与口才》、《青年文摘》、《读者》等,达到一定数量后让学生交流看。作文我基本不讲,就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写作,通过多看书来提高语文水平,学生很喜欢这种模式。

        最初,他们阅读杂志我不怎么管,学生们把幽默笑话看完之后就会静下心来看有意义的文章,我会提两个要求:一是有意识地带着一些问题去阅读;二是学生有不认识的字词,典故等会举手发问,我再来解疑。另外我要求学生们做读书笔记,把每一周看书之后的心得写成读书笔记作为周期检查。我上课比较随意,一直贯穿一个思想:文学就是人学。对作品的理解就是按照人之常情去理解,举学生尽可能熟悉的例子,营造相互信任的学习氛围,有针对性地插入基础知识训练。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多费些心思,藏族学生的性格率直,具有民族特色,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一是方式方法不能过激,委婉批评再谈心;二是学生们很佩服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师,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积累知识就非常重要了。

        记者: 您担任了学校的办公室主任一职,在语文教学和办公室工作之间如何平衡?

        鲁平: 学校是不准教师在上课时间接听电话的,但可能州上、县上有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落实,鉴于我工作的特殊性,我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接听电话,如果有非常重要、急于处理的事情,我会把提前录在我u盘里的视频,交给科代表在课堂上播放,里面有我多年教高三整理下来的拼音、字词、修辞、名言名句等。有时候去外面开会,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就有几天,耽误了的课,我都会用星期天晚自习时间补上。

        记者: 您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哪位老师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鲁平: 很多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回母校读研究生进修班时,也遇到了以前教过我的老师,非常亲切。印象比较深的是万光治老师,他当年给我们讲《庄子》,行云流水、滔滔不绝的讲课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张昌余老师的书法写得非常漂亮,当时我就刻意模仿他写字,就靠这一点的模仿,也深受孩子们的好评,他们都说我的字写得好,其实和我的老师比起来,那是差远了。谢谢老师的辛勤培育,难忘狮子山岁月。

        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天的探访活动,作为寻访基础教育界优秀校友活动的第二站,带给我们深刻的感受,在同校友们的聊天、采访中,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感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如何把日常教学工作干好,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实现教学新的突破等。默默奉献、勤勤恳恳是他们做人的注脚,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是他们工作的写照,采访只能在课间或课后进行,不能耽误学生上课。我们所了解的或许只是四位校友工作生活的局部,二十多年扎根康巴高原的经历,岂是寥寥数言所能概括的。“康巴高原育桃李,盛德实学书华章”,亲爱的校友,母校以你们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