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助甘孜州推瓦卡村产业调整 225户村民受益

05.06.2015  21:21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5日电(范福才 李毅)甘孜州得荣县瓦卡村村民益珍志玛今年心情不错。前不久,她刚刚搬进了新家,两层白色蔵房,室内装修焕然一新,藏桌、藏毯、钢炉等家具一应俱全,全新的藏式雕花坐床散发着一股木头的清香。

    不仅如此,益珍志玛地里的葡萄、西瓜、树椒、花生也长势喜人,眼看就要有一个好收成。她在心里算了算,如果销路好,今年的收入有望超过万元,供两个女儿上学不成问题。

    说起这一切,益珍志玛对甘孜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竖起了大拇指。她说,如果不是烟草公司,自己做梦都不会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她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益珍志玛所在的得荣县瓦卡村位于甘孜州南部金沙江畔,与云南省仅一江之隔,日照充足,降水稀少,素有“太阳谷”之称,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干旱河谷中心。由于该村自然水源流量小,且流向与农田位置不符,60%的土地只能依靠自然降雨才能播种,造成大片土地荒芜。

    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由于缺水,以前益珍志玛只能将家中的三亩土地用于种植比较耐旱的小麦、玉米和青稞,产量小,经济效益低,年收入仅4000元左右。

    屋漏偏逢连夜雨。6年前,益珍志玛的丈夫因车祸去世,抚养两名女儿和照顾六旬母亲的重任落在了益珍志玛一个人的肩上。丈夫去世后,家中失去了顶梁柱,种植土地成了益珍志玛一家唯一的经济来源,然而干旱的土地所带来的微薄收入,远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2013年,益珍志玛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两年前,得荣县瓦卡村被列为甘孜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挂、包、帮”联系点。联系瓦卡村以后,甘孜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该村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经过争取,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先后拨付资金219万元,与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合力援建引水工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备和修建,一条13.4公里的水渠终于建成,改善灌溉面积460亩,340亩荒置土地恢复了耕种,225户村民受益。

    “新建水渠解决了不仅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也为我们实施产业调整创造了条件。”瓦卡村村长次仁顿珠说道,“我们根据专家建议,对全村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号召村民种值适宜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的葡萄、西瓜、树椒和花生等经济作物,不仅提高了村民经济收益,还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益珍志玛是最早参与产业调整的农户之一。调整后的种植结构不仅能提高亩产量,而且每亩土地增收在1000元以上,种植收入由原来的年均4000元增长到了8000元左右。

    “瓦卡”在藏语中有“渡口”之意,是茶马古道游从云南进入西藏的重要交通枢纽,著名景观金沙第一湾便盘踞其间,加之与香格里拉景区相近,瓦卡村旅游方兴未艾。实施产业调整后,以种植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成为该村经济发展新方向。

    旅游市场的日渐繁荣,给包括益珍志玛在内许多村民提供了新的商机。除了种植经济作物以外,益珍志玛还打算开办具有藏民居特色的乡村旅游接待。最近,她正在学习用自家种植的葡萄酿制葡萄酒,用来接待游客。

    现在,益珍志玛一家是村里公认的“幸福之家”,住上了新房,阿妈身体健康,大女儿正在上大学,小女儿成绩优秀,这一切,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说起这些,益珍志玛对那条水渠赞不绝口:“一渠清水,不仅结束了我们靠天吃饭的日子,还激活了全村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和其他一些村民自发参与到水渠的养护工作当中,确保这条“生命之渠”保持畅通。

    如今,瓦卡村已经成为甘孜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建成了特色经济示范点100亩,种植西瓜、花生、树椒等经济作物300余亩。站在山头放眼望去,一条水渠纵贯金沙江干热河谷向阳坡,所经之处绿意盎然,瓜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