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巴塘县创新产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02.08.2018  03:46

 

7月24日一大早,甘孜州巴塘县松多乡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彩正忙着指挥工人采摘黄瓜。路边上,一筐筐蔬菜陆续被装上蔬菜运输车。

今天这个棚估计可以采摘300多斤黄瓜,过几天青椒和芹菜也要上市了。”李广彩说,今年底50个大棚的蔬菜将全部上市,明年就可以给巴塘75个村的群众分红。

这些大棚,是成都市双流区对口支援甘孜州巴塘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的载体。通过打破乡(镇)、村行政界限,创新跨区域农业生产合作模式,巴塘县改变了产业周转金难成气候和缺少项目、使用率低的困境,也为贫困群众找到一条脱贫路。

项目来了难题也来了

巴塘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最让群众苦恼的是菜贵。以黄瓜、西红柿为例,在藏区以外的市场上卖每公斤3元左右的时候,巴塘市场就可以卖到8-10元每公斤,到了冬天,更是达到了14-16元每公斤。

这一现实深深触动了成都市双流区对口支援巴塘的援藏干部。通过援藏干部多次接洽,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有限公司走进了高原,经过对当地蔬菜市场的调查、土样以及水质的化验,得出了在巴塘可以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的结论。

但一个难题也摆在了面前:投资压力和风险,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我们测算了一下,在高原上投资一个大棚的资金是其他地方的2-3倍,如果光靠我们企业的力量,风险太大。”李广彩说。

初步测算,松多乡126亩土地,先期的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大棚工程建设等约需要资金3500余万元,这让企业心有顾虑。

经过谈判沟通,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底线:投入20%的资金,带技术、工人来巴塘,确保这个产业做成功。但巴塘县政府将省、州各级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资金进行了拼盘整合,还有将近一半的缺口。

集体算账众筹建项目

为了把这个项目做成功,巴塘县绞尽了脑汁。

怎么办?在对全县的扶贫资金、产业发展周转金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家配套用于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周转金找项目难,其中不少还“”在账上。

把这部分资金盘活,既可以解决这个蔬菜产业项目建设的问题,又可以让村集体产业发展周转金有使用的载体,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巴塘县国资公司董事长张辉刚回顾当时的思路。

巴塘县动员各乡镇干部给村民们算账:巴塘县与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共同组建农业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每年700万元的利润,如果村里将产业发展周转金50万元入股,每年就可以有10万元的分红;股份由国资公司代持,以村为单位持有股权证,风险可控。

村民们都觉得有赚头。两个星期的时间,巴塘县35个贫困村和40个非贫困村与巴塘县国资公司签订了代持股份的协议书,众筹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周转金1800余万元。

今年3月,巴塘县高原鲜生态农业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了70%,先期完成的蔬菜大棚里已是生机盎然,黄瓜、辣椒、西葫芦、芹菜等蔬菜已经推向巴塘及周边市场。

初步测算,项目年利润约700万元,5年左右实现投资成本回收,纯收益期15年左右,20年项目总收益至少1亿元,村集体股权分配红利至少可达5200余万元。”张辉刚说,这个项目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高原农业产业新的“飞地经济”的发展方式,入股村集体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年度分红收益,贫困群众可享受集体收益分配,实现真脱贫。

(巴塘县委组织部)

 

四川下达2018年度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5892万元
  四川省2018年度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告 中小企业局
四川下达2018年度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5892万元
四川省2018年度第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公告 人民政府
四川公示2018年水利扶贫资金安排
      (记者 吴平)为保障贫困地区群众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