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商报》:瑞典模拟环境法庭首在中国开庭 公开听证排污许可
中新社成都10月16日电 (记者 徐杨祎 张浪)中瑞双边“制浆造纸行业污染物综合管理”二期合作项目模拟环境法庭16日在四川成都开庭,来自中国环保部、瑞典国际开发署、瑞典环保局、四川省环保厅、科研机构、NGO组织的代表以及企业附近公众共80余人参与了此次公开听证活动。这也是瑞典模拟环境法庭首次在中国举行。
本次模拟环境法庭就企业排污综合许可申请,听取企业自身、管理部门和公众的诉求和申辩,以裁决颁发企业的最终许可文件内容和排污许可条件。法庭主席由瑞典环保局法律顾问麦斯担任,另设技术法官和专业法官。
根据瑞典环境法庭公开听证流程,四川金福纸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联盟向法庭提出了“制浆系统技改排污申请”,并就技改内容和污染物排放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庭审进入提问环节。
“你们技改后的黑叶如何进行生产?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回收?”、“你们是否有打算增加企业的效能?”“是否考虑到技改所增加的环保成本?”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先后被抛出,站在申请席上的赵联盟按照企业自身情况,一一作答。庭审现场气氛庄重却不乏激烈。
赵联盟告诉记者,为了此次模拟环境法庭,在中瑞双边项目组的帮助下企业已筹备了近一年时间,所有材料和环境保护理念完全遵循瑞典法律法规,“我相信我是中国第一位站上瑞典环境法庭的企业负责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够让企业在生产的同时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
作为本次模拟环境法庭的专业法官,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官员王开祥认为,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许可制度尚处在初步阶段,希望通过模拟环境法庭,学习了解瑞典的经验和作法,“比如排污许可仅限于水和大气两方面,而瑞典则是一个综合的许可,所有方面都考虑进去了,这个是希望以后能够考虑进去的。”王开祥说。
据悉,瑞典环境法庭始于1999年,其实行的污染物综合许可管理制度,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化学品安全、固废处置和环境应急等全方位的管理和治理进行环境影响(包括生态影响)和安全评价。而中瑞双边“制浆造纸行业污染物综合管理”二期合作项目则由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和瑞典环保局联合实施,执行期为2011年至2013年。(完)
刊于10月17日菲律宾《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