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趟出产业扶贫“飞地”园区新路子
(叶强平 记者 杨琦)近日,正在照顾生病妈妈的理塘县甲洼镇下依村2017年脱贫户泽仁正呷,打算过年前给两个上学的孩子买新衣服,多置办点年货,用她的话说:“在外村建的蔬菜设施大棚不但让我家分了红,园区打工也挣了一些钱,我们不‘靠山’也能吃上‘致富饭’。”
泽仁正呷居住的下依村之前是贫困村,而她家则是典型的贫困户,上有生病的妈妈需要照顾,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需要抚养,她和丈夫没有一技之长,只好干些农活勉强糊口。
据了解,理塘县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广、程度深。依托贫困村自身贫瘠的耕地和落后的生产技术发展产业,不但规模小、效率低,而且见效慢,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分析贫困村现状,特别是部分偏远贫困村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技术滞后、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后,大胆探索‘跳出小圈子、建立产业园,跨村培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品’的产业扶贫‘飞地’园区模式。”理塘县委书记格勒多吉如是说。
去年3月9日,地处海拔3700多米的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在理塘县甲洼镇俄曲村开工。园区以濯桑片区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和干净的水等资源为依托,结合现代生态设施农业,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开发、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主要由甲洼田园综合体、康藏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双创中心、圣地农庄原种示范基地组成,规划占地面积2万亩。
下依村村民看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特色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网络化销售的竞争优势后,通过“一事一议”议事程序,使用产业扶持资金,集中在甲洼田园综合体引入的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认购10个“飞地”设施蔬菜大棚。村支部书记赤乃说:“认购的设施大棚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与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和用工协议,贫困村民可轮流到基地务工,保障了贫困村民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还可免费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每年可收取认购大棚总金额10%的租金,还可获得租赁企业承包设施大棚年销售额1%的贫困扶持基金分红。”
像下依村一样,甲洼镇东珠村、喇嘛垭乡仁达村、濯桑乡古君村、中木拉乡卡下村等5乡7个贫困村,使用产业扶持资金612万元,集中在甲洼玛吉阿米花园农庄和濯桑现代农业双创中心认购了17个“飞地”设施蔬菜大棚12671平方米,实现跨村集中抱团发展。
去年底,泽仁正呷家5口人在“飞地”设施蔬菜大棚租赁收入分红1440元,加上她在园区打工的1万多元和领取的各项惠民资金,顺利实现脱贫。
目前,园区龙头企业玛吉阿米已建成40座3万平方米冬暖式蔬菜大棚,露地蔬菜生产基地1050亩,种植了大棚西瓜、番茄、彩椒和茄子等蔬菜产品供应当地及成都等市场,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带动下依村227人直接受益,2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2017年底,下依村实现整村脱贫。
去年,理塘县11个贫困村4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村民在园区人均稳定获得收益1000元以上,同时还解决100余人就业。“贫困村民将财政扶持资金投入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直接参与生产、加工、销售,而获得收益分配,降低了老百姓投资风险,还有稳定收益,产业脱贫趟出了新路子。”理塘县县长郑显峰说。
“今年,根据贫困村意愿,将继续建好‘飞地’蔬菜大棚,力争园区大棚规模达到100个,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设施农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带动当地贫困群众通过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脱贫。”格勒多吉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