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中国心专家团理县纪实:筛查先心病200余例

10.07.2015  12:2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摄影报道)7月9日早上8点,高永艳拖着沉重的超声检查仪器出门,满怀期待;晚上8点,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带着满是收获的微笑。这一天,来自武警总医院的高永艳和同事们一起,筛查了理县200余名儿童,检查出7名先心病患儿;这一天,高永艳攀上高山,走进理县贫困家庭,与两户人家建立起联系,准备一对一地帮助当地留守儿童上学、生活。


高永艳在为患者检查心脏

筛查结束后,高永艳走进理县贫困留守儿童家庭

在医院坐了一天 筛查出7名先心病患者

当高永艳来到理县人民医院,大厅里已经挤满了等待问诊的群众。医院腾挪出3间小屋,供来访的专家们接诊。高永艳则来到超声检查室,布置好仪器——数十名疑似先心病患者需要她的最后确诊。

在当天的筛查工作中,武警总医院的金至赓博士与邱立成主治医师负责初步筛查,高永艳则负责超声检查。在昏暗的超声检查室里,高永艳坐上了一整天。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高原地区的先心病发病率非常高,可能在内地只有千分之几,在这里至少是10%以上。”邱立成告诉记者,先心病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许多孩子因此耽误了治疗时机,“可能小时候常常感冒,等到3岁以后就正常了,但是实际上病情还是在进展,等到成年的时候,做手术治愈的几率就小得多了。

在检查室内,高永艳面对一名14岁的男孩不住摇头,仔细扫描了接近半个小时,却不忍多说什么。“拖了很久,压力太高,现在没办法做手术了。”高永艳告诉记者,这样的例子在高原上比比皆是,“我非常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我也是当妈妈的,我知道这些孩子的痛苦。

下午5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专家在当天共筛查220名当地群众,确诊了7名先心病患者。“同心·共铸中国心阿坝行”活动组织者表示,如果这7名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前往北京治疗,将给与免费治疗的援助,“治疗费用全部免除,1名陪同家属的杂费也可以提供援助。

走进两户贫困家庭 建立联系或提供帮助

下午5时许,筛查工作终于结束,高永艳还来不及休息。她登上一辆越野车,她想去看望她牵挂着的孩子们——此前1天,在蒲溪乡小学的助学活动中,孩子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高永艳深受触动,而许多贫困留守儿童让高永艳有些揪心。

在来四川之前,我就准备在这边找一个一对一的帮扶对象,如果今天看到合适的话,就可以先建立联系。”高永艳说,一对一帮扶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她的同事和朋友也非常关注,“他们都委托我在这边看一看,如果有合适的,他们也愿意提供帮助。

从蒲溪乡小学门前经过,汽车继续沿婉言的山路上行,直到海拔2300米左右蒲溪乡大蒲溪村。沿途,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陡坡,高永艳直言自己非常害怕,但是却被眼前壮美的大山吸引。

在大蒲溪村杨燕的家里,高永艳与杨燕拉起了家常。杨燕今年11岁,父母均在外打工,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高半山的农村。上学的时候,杨燕要徒步2个多小时来到学校,而放假的时候,她要帮着爷爷奶奶打理农活。高永艳拿着杨燕的作业本仔细看着,就像盯着超声检查的屏幕一般。杨燕也捧出家里的葵花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品尝。

这里的人们都非常淳朴,实在。”回程的路上,高永艳告诉记者,走访的两个家庭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个孩子,我们很多人在外面聊天,她就自己在房间里写作业,字写得特别工整——真的是非常踏实、勤奋、好学。”当得知当地已施行15年义务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毕业都有政策的支持,高永艳表示自己会从其他方面关注这些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确定,先建立起联系,我会把情况跟我的朋友们说一说,可以的话,我们会给这些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晚上8时许,高永艳才从蒲溪乡回到理县城区。晚饭过后回到旅店,已接近晚上9点。“不去的话,会遗憾的吧?”高永艳笑着问记者,“走一走,我才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