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代耕农”贫困问题亟须关注

25.10.2013  11:0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当地农民纷纷“洗脚上田”,土地抛荒严重。在政府的支持下,珠三角农村地区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人群——他们来自外地并依靠租住当地农村土地维持生存,采用传统的农业工具和种植方式,依然带有“离乡不离土”的特征,他们被称为“代耕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货币的增值,“代耕农”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如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问题等,他们的整体生活状况令人担忧,贫困严重,且表现出代际转移的趋势。

  “代耕农”出现贫困代际转移

  总的来看,珠三角地区的“代耕农”生活在相对狭窄的空间,普遍处于贫困状态。

  生计资本缺失。生计资本由自然、物质、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五种类型组成。这五种资本在贫困代际转移中相互影响,某种资本的缺失会影响其他资本作用的发挥。比如自然资本的缺失会造成物质资本拥有量的降低;父辈有限的金融资本制约下一代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金融资本的来源等。“代耕农”的长期贫困,致使他们的这五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均处于缺失状态,从而造成了贫困的代际转移。

  物质生活贫困。由于户籍等问题,“代耕农”无法办理各种必需的证件,临时搭建在田边地头的窝棚属于非法建筑,用水、用电困难,娱乐设施缺乏,居住条件极差,这些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生活边缘化。“代耕农”与当地居民极少联系,一直处于生活边缘化状态。他们的社会交往圈基本上局限于亲人、朋友和同一个地区的“代耕农”之间,狭小的交往圈使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

  文化贫困严重。“代耕农”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的贫困和户籍的限制,使“代耕农”的子女继承了“代耕农”的身份,无法享受到与当地人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心理素质差,处于文化上的贫困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耕农”的贫困出现了代际转移的情况,他们的子女大都是务农或者在工厂打工,生产技能有限,经济条件较差,在贫困问题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社会工作帮助“代耕农”改善生活状况

  珠三角地区“代耕农”的贫困代际转移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除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之外,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代耕农”生活的改善、福利的获取、法律的援助、心理的引导及再就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呼吁社会重视“代耕农”的贫困代际转移问题。虽然学界对“代耕农”这一特殊群体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代耕农”的贫困及其代际转移状况还未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者对珠三角地区“代耕农”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实地走访,与“代耕农”进行了全面接触,并通过宣传、帮助、与媒体合作等多种途径对“代耕农”的情况进行宣传,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代耕农”群体的充分关注。

  进行教育援助。“代耕农”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教育资源的扶持。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帮助“代耕农”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其子女教育难的问题,协助其子女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大学生组织和社会慈善机构,为“代耕农”子女提供专门的支教活动,并促使形成针对其子女教育的公益活动,为其子女提供教育专项支持。

  提供法律援助。“代耕农”的拆迁补偿不到位、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不能落实等问题,最大的原因在于“代耕农”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作为桥梁,社会工作者帮助“代耕农”与当地政府和征地企业进行积极沟通,并依法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争取合法权益,实现合理赔偿和各种应有的社会福利。

  提供心理辅导。生活的长期贫困给“代耕农”心理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工作者联系心理辅导机构,为他们提供一定形式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树立信心和勇气。

  提供市场信息和培训机会。“代耕农”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受生产销售市场信息不畅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通过向“代耕农”提供市场信息,使农作物有较好的生产销售市场,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在“代耕农”的转产就业培训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如组织再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就业支持。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