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档案 见证川人浴血抗战
内江县兴华救亡歌剧社教唱救亡歌曲的场面。
在城区设的防空警报亭。
川军将士出川远征。
车夫献金。
1939年“6·11”大轰炸房屋被炸毁。
日机轰炸成都灾区图。
核心提示》》》
9月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27日,省档案馆公开了最新发掘整理的一批抗战时期的珍贵档案,时时提醒着国人,勿忘历史。
□本报记者 郝勇
9月3日,我们将迎来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8月27日,省档案馆公开了最新发掘整理的一批抗战时期的珍贵档案。这些档案还原了抗战时期四川的历史面貌,记录了四川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揭露了日机轰炸给四川人民造成的重大灾难和损失。也时时提醒着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日,记者走进省档案馆,采访了几位长期从事馆藏档案研究的专家,了解到抗战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A “天明歌咏团” 全国行动最快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四川,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积极恢复和发展四川各级党组织,一方面大力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说起中国共产党在四川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川军出川抗战的故事,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张洁梅娓娓道来。
张洁梅告诉记者,抗战爆发后,在四川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通过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在抗日救亡团体中成立党组织。“天明歌咏团”,就是全省乃至全国行动最快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由共产党员陈克琴、陈伯林负责,他们的宗旨是“用歌声唤醒睡梦中的人们”。
“卢沟桥事变”当天下午,“天明歌咏团”全团团员快速行动,高举团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枪口对外”等救亡歌曲走上街头游行,不少市民同声高唱,气氛悲壮激昂。“那时,由共产党员车耀先、韩天石等人发起,还在成都召开了援助平津抗战市民大会,这是全省最先响应全国抗战的一次群众性抗日动员大会。”张洁梅告诉记者,参加大会的各界民众达3万多人。
一封保存在省档案馆的“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以下简称“省抗”)成立通电电文,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省抗”是共产党员韩天石等同国民党四川党部谈判,就共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达成协议,共同组织的。该电文说:“现在本省已于七月十七日成立各界抗敌后援会,一俟全国总动员之日,定当事先效命,救亡图存,冀以倾国之师,大雪积年之恨,敌忾同仇,曷胜奋勉。”同时致电刘湘,促川军出川抗战。
张洁梅讲到,经过韩天石等人的努力,中共党组织基本掌握了“省抗”的中下层组织,并在全川起到示范作用,四川各地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抗日报刊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张洁梅向记者展示了车耀先手稿《大声一年》,手稿记录了他创办的《大声》周刊宗旨、影响及艰难经历。当时,车耀先负责筹集经费和编辑工作,用不同的笔名发表文章,揭露亲日派挑动内战的阴谋,宣传抗日。《大声》周刊创办不到3个月,销售达5000份,引起很大反响,对于推动成都及四川抗日救亡运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B “无川不成军” 抗战中川军牺牲之惨烈
居全国之首
省档案馆馆藏抗战档案资料显示:四川出兵340万,参加会战、战役28个,伤亡64万,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居全国之首。
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王晓春拿出一叠馆藏抗战档案,告诉记者,抗战开始后,出征的川军部队经过整编,共扩建为6个集团军,另外还有第43军第26师、第88军、独立第35旅,兵力在12个军40万人以上。抗战8年,四川(含西康)提供了300万人充实前线,占全国同期实征兵员1405万余人的20%。“四川平均约14人中即有1人当兵,全国抗日军人每5人中即有1个四川兵。”王晓春说,抗日各战区、各战场几乎都有川军参战,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川军将士出川后,转战7万里,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28个会战、战役,担负起全部前线战场五分之一国土的守卫之责。此外,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2月,四川129个县市29157名知识青年参加远征军,对日作战从缅甸打回国内,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着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悲壮和光辉。
王晓春向记者讲述了几个川军将领抗战的故事。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湘被委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并亲自扶病出征,不幸积劳成疾,吐血而亡,终年48岁。刘湘留有遗嘱勉励川中袍泽:“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到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川军所有军官出发前,都留下遗嘱在家里,表示誓不生还的决心。
淞沪会战中,川军苦拼血战,4000多人的43军26师,仅存600多人;滕县保卫战中,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3000人死守孤城,阻滞日军南下,以自己的牺牲换取整个战局的胜利。“前方流血,后方流汗,四川人民对中国抗战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王晓春拿出的另一份档案资料显示,8年抗战,国民政府财政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为保障抗日军粮供应,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8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1/3以上。
四川各地还开展了“献金运动”等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为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四条公路干线。1943年12月,为紧急修建和扩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四川动员29个县50余万民工抓紧施工。此外,四川还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各类机关57个,迁川工矿企业700家,迁川高校48所,师生2万多人,还有成千上万来川的难民。
C 成都被炸灾区图至今清晰可见的弹着点是日本侵略铁证
抗战中,成都长期遭受日机轰炸。根据档案史料披露,轰炸四川的日机,主要来自日军航空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后来的海军航空兵,其基地驻扎山西运城及湖北武昌、汉口等地。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特藏库管理人员李泽民说,当时在成都设有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根据破译日军电讯,可推断日机飞行时间和距离成都里程,防护队便可根据情报发布空袭警报。
因其他月份四川多雾,日机轰炸成都大多选在每年5至8月。每逢天气晴朗时,成都市民都有“跑警报”的“预感”,早晨起来就作好“准备”。警报一响,纷纷跑向防空洞或郊外。
“1939年6月11日,在快要天黑时,27架日机对成都实施了一次最惨烈的大轰炸。”李泽民向记者介绍,据档案记载,日机夜间轰炸时,飞机先投爆炸弹,再投燃烧弹,爆炸弹摧毁目标,燃烧弹让目标成火海,其目的是要把轰炸地变成焦土、废墟。“6·11”大轰炸亲历者杨锡民,当时负责成都市防护队第五分队,防护队是国民党省防空司令部管辖的防空救援组织。李泽民手捧几本已经泛黄的档案史料——杨锡民等人写的《抗日时期成都遭受敌机轰炸惨状的回忆》,向记者讲述:快要天黑时,日机飞到市中心盐市口一带,疯狂投弹,城区内瞬间爆炸声如雷,黑烟冲天;人被震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提督街凌云饭店前半部的三层楼房,被炸成片片瓦砾堆,后半部也变成断壁危楼。幸存的人个个面容灰黑,尘土满身;惨叫之声,令人心碎!……到了半夜时分,荔枝巷、九龙巷等因大火封锁,人们都还不能通过;南新街上接连出现好多个大弹坑,路面全毁。盐市口、锦江桥、顺城街等地,大面积的房屋遭到焚烧……“远隔成都30余公里的新繁县城,夜空中能望见成都上空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可见成都受灾程度之惨重。”李泽民介绍,几天后,凌云饭店还挖出男女尸体数十具。“抗战八年,成都被日机轰炸达七个年头,持续时间超过陪都重庆。”李泽民指着“1941年7月27日敌机袭蓉被炸灾区图”档案向记者介绍,图上红圈标注的弹着点(即每颗炸弹所落位置)至今清晰可见,这是侵华日军杀害成都人民的铁证。
原标题: 珍贵档案 见证川人浴血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