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也疯狂 国际玻璃艺术设计展在洛带举行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成都同城艺术联展囊括了一项玻璃艺术的豪华“嘉年华”:在洛带古镇中国艺库当代手工艺馆举办的国际玻璃艺术与设计展,共汇集12位来自中国、美国等地玻璃艺术家的100件作品。展览自20日开展以来,引得观者如织。其完全颠覆传统认知程度的玻璃艺术品令参观者惊讶不已,原来,玻璃还可以这样玩,原来玻璃艺术品已“疯狂”到这个地步了。美国艺术家肖恩·克拉克、中国艺术家赵婷婷、刘宇等的作品备受关注。因其玻璃艺术品晶莹剔透,兼具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此展一经推出便成为特色展览。
不过,随着展览的进行,一些关于玻璃艺术的话题也随之被提到策展方的面前:为何琉璃艺术深受大众认可,而玻璃艺术却仅被与玻璃窗、镜面等日常用品归为一类?玻璃艺术同为手工创造,但为何与陶瓷艺术的价值相去甚远,玻璃的工艺品特性与艺术品特性之间究竟有多深的鸿沟?
小众 国内从事玻璃艺术的不超过50人
此展几乎涵盖了国内从事玻璃艺术前几位的艺术家,参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赵婷婷表示,“中国古代的琉璃翻译成英文就与玻璃是一个单词,两者实质上是一个东西。如果拿去鉴定,中国的琉璃和西方的玻璃应该都属一个大系。”从感观上分析,她认为,“中国传统琉璃的特点就是不透,而西方的玻璃非常透。”
“中国从3000多年前就有玻璃,但我们一直叫它琉璃。可以追溯到越王勾践那个时代。中国玻璃艺术目前分为两大派,一是社会民间团体,二是高等院校。我国从2000年11月,自英国引进玻璃艺术,可以称之为‘玻璃艺术运动’。现在,清华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东师范学院等少数几个高校在开展玻璃艺术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而另外广泛的团体正在面向市场,做出口制造玻璃用品。当然,其中也不乏精品,也可成为玻璃艺术品。大概统计,中国当下专业做玻璃艺术的超不过50个人。”赵婷婷表示,“玻璃艺术,应该是用玻璃这种材质做得非常精致且对生活有感悟,经得起任何一个挑剔的眼光去评判,经得起历史筛选的,才可以称之为‘玻璃艺术’。”
前景 玻璃中的“宝石”才能成为艺术品
相比陶瓷艺术,众多藏家和艺术品喜好者会认为玻璃艺术升值空间不大。策展方负责人詹小英介绍,“现在国外做玻璃艺术的艺术家普遍做得很好。近年来,国外艺术家到中国后,带动了玻璃艺术在中国市场的热度。比如一个小的青蛙玻璃艺术作品,可以在国外卖到几百元人民币。原因在于,国外认可我们的工艺,而在国内基本没有市场。”在詹小英看来,玻璃艺术品在国内是很有市场前景的。“我做陶瓷十多年了,这样的判断源于我对这方面的敏锐度。现在接触玻璃艺术,就像我十年前接触陶瓷一样。当年在做现代陶瓷时,也是没有市场的,原来几百元我就会出手自己的作品。到现在,我的作品可以卖到5万一件。”
“现在,玻璃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投资热门,还没有构成收藏玻璃艺术品的概念。我是从2005年开始制作玻璃艺术品的。2006年在上海展出的时候,中国艺术家做的玻璃艺术品卖得高的可达到15万至16万。”赵婷婷介绍,国内收藏玻璃艺术比较热的地方集中在上海、杭州。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认为玻璃是廉价的。她认为,“这是根本性的错误。我国古代,只有帝王才能拥有一个玻璃制成的鼻烟壶。清代的玻璃器皿,也只有皇室才能拥有。玻璃艺术品在欧洲人眼中也是很珍贵的。我们用于做玻璃艺术品的玻璃均属于玻璃中‘宝石级’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