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22.09.2015  15:58

  2015年9月19到9月20日,由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和环境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筹)承办的“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召开。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祁晓玲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李小平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学术论坛。     

  “环境悬崖”这一概念由我校特聘教授、伦理学研究所所长、著名伦理学家唐代兴教授提出,它意指环境因持续超强外部压力推动突破生态临界点而滑向自我崩溃的进程状态。环境被推向悬崖,既源于无限度的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模式,更源于消费主义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导致的高浪费。资源是有限度的、环境资源更是其自身的限度,正是这种限度,形成经济与环境之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嵌含关系,即经济嵌含在环境之中。在这种嵌含规律的控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呈相反的矛盾张力去向,即经济发展必以环境为代价,经济每向前发展一步,环境就向后倒退一步;经济全速发展,环境就全速后退;经济无止境地发展,环境就遭受全面破坏而死境化。要想从根本上缓解这一“悬崖”状态,需要我们的社会在思想观念上、经济发展上、政治制度上以及法律规范上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进行社会的转型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次会议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极其富有成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学者紧密围绕“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最后对“环境悬崖”概念达成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研讨过程的具体展开,就是五场价值极高的学术报告。这五场报告分别以“环境伦理研究的当前进展”、“直面环境悬崖之难题呈现”、“环境悬崖概念引入及正面思考”、“环境悬崖的伦理审问”以及“基于环境悬崖之社会转型探讨”为主题。在主题报告中,各专家学者均从一定的角度切入,为我们如何应对此问题建言献策。在这一系列的讨论和交流中,与会学者逐渐对这一概念与主题达成共识。

  本次学术论坛深入探讨这一难题的解决以及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有利于人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采取行动,以积极应对所出现的环境难题。并且,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还对于我校加强文化建设,在环境哲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领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我校与外界的交流,拓宽了我校学者的学术视野,我校学者的思想也传播到了更广阔和开阔的地方。

  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以及正在筹建的“环境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推动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多元化研究。

  会议期间,我校还邀请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刘湘溶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东南大学科技伦理研究所陈爱华教授等4位学者进行了4场讲座。讲座主题分别是“作为一个政治学分支的环境政治学”、“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财富增长与人生幸福”和“当代科技伦理前沿与趋势”。讲座内容广泛,学者讲解精彩生动,参与讲座的师生均从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