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实践,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

24.10.2013  16:04

——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环境工程学生专业见习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历来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04年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2年该专业又被列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重点建设专业,成为我校特色专业之一。 

  自2012年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学院本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治学理念,将环境工程特色实践教育融入专业见习、专业实践(含暑期)、毕业实习中,开展实践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013年6月在胡佩和刘咏老师的带领下,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100余位学生参观了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环境教育中心等设施;参观了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工艺;参观了成都市龙泉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2013年暑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院还安排了部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到四川省环境监测站、成都市环保局、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等10余所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历时一个多月的暑期专业实践。在“走出去”的同时,学院也采用了“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了工作在环境工程操作和应用一线的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对加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暑期专业实践,学生不仅亲历了环保企业的工作,增加了对自己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确了企业对卓越环保人才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后一阶段的学习方向。 

  为满足更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课外实践学习的要求,学院在已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与更多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实习基地,如今又增加了川化集团、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个实习基地并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方位推进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成长的经验,收获颇丰。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优秀人才是学院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任务,也是创建学校培养卓越工程师、提高学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是工科专业实践特色教育的有效尝试。今后我院还将不断努力,通过不断尝试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举措,培养出一批工程素质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卓越环境工程师。


学生在成都活水公园参观实习


  学生在四川大祥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实习


暑期学生在成都市助冽净水剂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