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届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19.09.2022  18:25

在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能源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的技术开发受到广泛关注,9月15-17日,在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华诞之际,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举行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与“能源、环境与材料科学”领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新思想、新成果、新动向,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线下会议现场

线上会议

本次会议线上会有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界面研究所、德国锡根大学、英国邓迪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匈牙利能源研究中心、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捷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

学校副校长代波代表学校致开幕辞。他讲到,砥砺奋进70载的西南科技大学扎根中国科技城,将以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为新契机,积极服务创新发展大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培养更多高端创新人才,本次学术会议搭建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前瞻科学研究趋势、共享科技成果的平台,致力于建设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共同体,希望与会专家充分交流研讨,促进在材料、化学和环境学科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融合。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发来贺词写到,70年的风雨兼程,西南科大几经沧桑,奋发图强,演绎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万计的各类人才,衷心祝愿西南科技大学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天杨四海,硕果累累振中华!同时,侯立安院士在贺信中也肯定了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人才、科研、学科凝聚等方面取得的不错成绩,希望实验室砥砺奋进,再创新佳绩。

本次研讨会设2个分会场,有4个大会特邀报告及60个邀请报告。与会学者围绕“核科学与技术”和“环保与节能”两个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教授对二维材料用于电催化,以及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对有机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调控提出了新见解。美国物理协会会士向大家展示了有趣而新颖的微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以及纳米材料在原子尺度空间解析度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四川大学李乙文教授从电子效应出发,通过调节材料的能级结构来影响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进而对黑色素的理化性质比如黑度实现有效调控,以替代传统高黑度、防光和抗氧化材料,推动了信息产业与大健康领域的产品升级和黑色素原材料的大规模生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对人造黑色素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理性调节的新方法,也为解决“(类)黑色素材料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这一领域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会议期间,西北工业大学严启龙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恽迪教授、德国洪堡学者Derek Hao教授、匈牙利能源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Gyula Török以及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波教授、晏敏皓教授、张魁宝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分别在两个分会场向大家展示了核科学研究前沿、核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环境和能源材料基础研究、先进功能材料应用、先进光谱和显微技术等领域研究进展和最新工作,并围绕已有合作基础和新概念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是是由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的学术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它是相互学习的盛会,更是老朋友相聚、朋友相识的机会。会议研讨了在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能源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各位专家经过两天的深度交流研讨,碰撞思想,催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本次会议进一步增加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加深了国内外学术与技术交流合作,为“核科学与技术”和“环保与节能”领域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合作平台,推动实现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王丽明  编辑)(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