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过去一年压力大 头发焦白了一半

19.01.2014  00:18

相较去年,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剪了个更利落的发型,这也让他前额的白发更加打眼,“白了好多哦,压力太大。”姜晓亭不避讳过去一年所面对的压力。2012年底至今,雾霾治理备受关注,环保部门身处舆论高压中心。

对于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姜晓亭强调,政府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倒逼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

   谈压力:前所未有的压力 头发焦白了一半

大家看到雾霾满天,心情肯定不会好。”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攀枝花代表团分组审议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坦承,刚刚过去的2013年,他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压力大,压力大。”会议间隙,姜晓亭接受记者专访时,毫不掩饰地连说了两个“压力大”。

压力从何而来,要从2012年底开始逐渐严重的雾霾天气说起,对此姜晓亭没有避讳。2013年,环保部门被推上风口浪尖,但用姜晓亭的话来说,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治理有难度,方案正在拿出并逐步细化,解决需要时间。

谈雾霾:限行只能在特定时段、区域实施

究竟现在污染的情况到什么程度,污染物的浓度有多高,严格的来讲,全省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雾霾,要回答三个问题,姜晓亭认为,首当其冲的“怎么样”就难以轻易解答。去年起,成都开始公布PM2.5监测结果,泸州等7个城市开展PM2.5研究性监测,从今年1月1日起公布PM2.5监测结果。到2016年1月1日,所有市州都要公布PM2.5监测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姜晓亭提到了大气污染的3个主要原因,“工业排放大概40%左右,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尾气排放占30%左右,扬尘20%至30%,其余还包括油烟、生物质燃烧等。

最后谈到“怎么办”。如果讲治理,从排放量来说,第一应该是工业,“但不能全部关了。”所以,要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的低能产业进行淘汰。

如何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把环境容量置换出来?姜晓亭认为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关系时,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必须倒逼产业转型,逐步改变我省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必须完成。暂不淘汰的污染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最后由环保部门验收,不能达标的关停。

说到此前成为舆论众矢之的的汽车尾气,姜晓亭认为先要控制机动车总量。其次,实施车型控制,让车主选择节能环保车、小排量车。对黄标车区域、时段限行。

限行只能是若干措施之一。”姜晓亭认为,限行是不得已的措施,只能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限行,“在容易出现拥堵的区域限行,治理拥堵的同时减少排放,是双效的。

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发展公共交通解决远距离交通,同时通过步行、骑车等方式解决近距离交通,但这也需要绿道等基础设施的跟得上。

谈举措:与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何时才能实现“蓝天白云”的目标。此前,省政府已通过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该细则被称为四川大气污染防治“史上最严、最全面”的行动计划。细则提出,到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国控成渝城市群(四川)区域和省控重点控制区的攀枝花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其他地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面对公众的期许,姜晓亭谈到今年举措时说,近期将召开的环保工作会上,会与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总指标一定会细化,会分解为若干个方面,由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完成要求的指标。措施一旦实施,这些指标都能完成,“严格讲,这些指标不算太高。

环保需要公众做什么?“环保要做好,只靠环保部门一家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全民参与,同呼吸共命运。”姜晓亭说,比如搞工业的,要思考如何减小排量;有车一族,能不开的就不开,实在要开,在车型、油品上有所选择,长时停车时熄火等待……这些说起来很细节的问题,但是大家都参与进来,聚少成多,那就会有效果。

建议>>

春节最好不燃放烟花爆竹

临近春节,即将进入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期。姜晓亭说,传统的烟花爆竹燃放后,排放物的瞬间值会冲得很高。届时,如果扩散条件不好,会在城市上空保留一段时间后逐渐弥漫开。

对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姜晓亭建议市民尽量少放,或者用替代的环保烟花。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