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泡小首发《"玩耍"蓝皮书》 呼吁父母多和孩子"玩耍"

26.12.2014  01:05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肖锋)“‘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父母应该花多少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12月25日,泡桐树小学成都首发长达16页的学生《“玩耍”蓝皮书》,总结"玩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呼吁父母们多花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并汇集2000多份调查问卷内容,为学生提供详细的"玩耍攻略"。

泡小成都首发“最全”小学生“玩耍攻略

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许多中国孩子也在这一天期待着自己的礼物。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学校就专门为学生们准备了这样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玩耍”蓝皮书》。在这份《蓝皮书》里,孩子既可以当家庭小主人、策划主题活动,还可以饲养家宠,分享快乐;既可以回归自然,感悟生命,还可以参与生活实践,进行志愿服务等。

翻绳子、躲猫猫、丢沙包、铲牛牛儿、斗鸡、滚铁环;骑车、爬山、钓鱼、种菜、野外拓展训练;担任景区小讲解员、参观博物馆、浸润艺术展演……”下午2点半,在泡桐树小学记者看到,这份专门为小学生制作的《“玩耍”蓝皮书》,包括了三个大类和12个小项,而推荐给孩子玩耍的内容则多达近百项。除了亲子游戏外,还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访问等。“可谓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精彩童年世界。”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74%的学生希望父母花时间与自己“玩耍

课后你一般干嘛?看书、看电视、打游戏、找同学玩……”相当高比例的学生(74%)觉得父母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陪自己玩耍,甚至有22%的学生认为父母几乎没有时间陪他们玩耍。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们对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并不满意,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家长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蓝皮书》显示,泡小的父母一周花费平均24小时与孩子们一同玩耍,其中母亲为25.6小时,父亲为22.4小时。

首发现场,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在周末。而泡小对2000多名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数据显示,57%的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只是和父母“呆在一起”(其中非常同意的占37%),女生比男生更多赞成这个观点(其中女生68%,男生32%),只有17%的男生愿意用更多的时间看电视和玩儿电脑游戏。“孩子都希望家长之一或者是双亲能在课后陪伴自己。”64%的孩子表示母亲会尽可能的在课后陪伴自己,而父亲为36%。

16页问卷详解“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

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提起发布这份《蓝皮书》的初衷,泡桐树小学校长陈杰认为,其实是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让学生多元、个性发展。

陈杰校长表示,校园里面的一切皆教育,皆课程,玩耍,表面上看是“”,但赋予玩耍更多教育功能(亲子、能力培养、创造力培养、品质、毅力培养等),对学生发展有推动作用。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学校通过好几个月的调查、走访,归纳总结出N种学生“玩耍”种类,希望能指引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学生在对玩耍和创造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说法坚信不疑。”《蓝皮书》显示,玩耍与想象力、创造力之间有密切联系的观点在学生中受到了普遍认可,98%的学生非常赞同“玩耍能帮助我得到更多灵感,并且使我富有创造力。”与此同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被非常大比例的孩子认为能启发他们得到灵感和创造力,而家长则认为户外活动和阅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方式。

绝大多数父母表示将增加陪孩子的时间

抓沙包、‘写’作业、分享《蓝皮书》精彩内容。”发布会场,多名学生和父母不但现场进行默契的互动玩耍游戏,而且还积极分享了自己有意义的玩耍内容。“如果多进行一些《蓝皮书》里这样有意义的‘玩耍’活动,将会让孩子的成长变得幸福而快乐。”不少父母表示,以后将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并尽量多与孩子一起“玩耍”。

“‘玩耍’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应当把‘玩耍’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杜兰朵是泡小5?6班的一名可爱女孩,父母平常陪她玩耍的时间并不多。今年夏天,她“”着妈妈进行了一次创意旅行,自己查阅资料、手绘行进线路图、计算时间、标注景点、手写日记…….短短15天的天路之旅“玩耍”,杜兰朵变得开朗、自信、活泼。“不作爸妈的‘跟屁虫’,用心观察每一处风景,认真记录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这个小姑娘说,这样的“玩耍”让她觉得特别有意义,收获也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