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伟哥”玛咖降至萝卜价 四川种植户任其烂在地里

16.02.2016  10:20

 

  在四川省内玛咖主要种植区之一的攀枝花格萨拉乡韭菜坪村

  前年,鲜黑玛咖批发价 200元/公斤

  今年,玛咖收购价低至 1块多/公斤

  玛咖进化论

  2002年 起始之年

  云南丽江一家公司从秘鲁引种,这是目前可考的国内首次引入秘鲁玛咖。

  2002-2010年 蛰伏之年

  在此期间,玛咖并不被人熟知,2010年,丽江玛咖种植面积不到2000亩,全国的产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西部。

  2011年 转折之年

  玛咖粉获得“新资源食品”认证,由此迎来火速发展期。

  2012-2015年 火爆之年、危机之年

  玛咖种植从丽江迅速外延到云南周边省份,价格飞涨,批发商“抢咖”。也正是这期间的大量盲目种植,危机开始显现,供大于求严重加剧,价格有所下跌;一些大型企业不再收购玛咖原料,炒作资本开始撤出。

  2016年 崩塌之年

  在多个玛咖产区,价格降至“萝卜价”,经销商说“行情不好”不再收购。在攀枝花,绝大多数玛咖待售;在丽江,近6万亩玛咖需要额外收购,种植户损失惨重,无心采摘,任其烂在地里。

  玛咖,因为曾被称作“植物伟哥”而风靡一时,身价更是直线超过诸多名贵中药材。在最鼎盛的时候,多地“一咖难求”,收购商见货就抢,价格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元每公斤。种植户也趁势而上,不惜借钱大量种植。

  最近,又到了采挖上市的季节,玛咖却并未迎来自己的春天。

  连日来,成都商报记者在玛咖种植区四川攀枝花、凉山及云南丽江等地调查发现,以产量最大的黄玛咖为例,今年每公斤干货的价格降到了15元以下,意味着鲜货价已落到1.5元/斤左右,价格甚至不如“萝卜价”。就连红火一时的黑玛咖,干货价格也降到几十元一公斤。价格跌至冰点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销售遇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种植户已经无心采摘售卖,任其烂在地里。

  玛咖是如何被热捧的?如今又为何骤然遇冷?过山车式的行情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操控?当然,还有一个最本质的问题,玛咖本身,是否真是传说中的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