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飞为新提拔干部打针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15.12.2016  19:06

  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对新提拔省管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12月13日,2016年四川新提拔的99名省管领导干部,包括省级部门党政一把手,以及广元、宜宾、达州、巴中、眉山五市的市长,32个区(市、县)委书记等,集体来到四川省法纪教育基地参观,并接受了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的廉政谈话。王雁飞在讲话中引用经典名句,给这些新任领导干部,打预防针、戴“紧箍咒”、送清凉油。

  参观

  如履薄冰

  “参观教育基地,心脏受到震撼

  13日早上8时许,这些领导干部陆续进入了省法纪教育基地。省法纪教育基地,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迎江路9号的四川省锦江监狱大院内。进入大门,右侧就是省法纪教育基地三层楼的展厅;向前直行几十米,就是锦江监狱的监区,一道大铁门,将监区与外面的自由完全隔开。99名领导干部分为两个小组,参观基地的布展。华西都市报记者观察到:二楼的地面,被特意设计成了“冰面”状。人走在上面,无不有如履薄冰之感,心脏瞬间受到的震撼,旁人都能感受得到。一名参观者看到墙上几个熟悉的名字和照片,低语:“以前他们都坐在台上,没想到现在挂在了墙上。

  谈话

  引经据典

  有信念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参观完后,99人集中到了三楼的会议室。上午10:30,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步入会场。廉政谈话一开始,王雁飞就说:廉政谈话,不是弹冠相庆,是戴“紧箍咒”;不是送兴奋剂,而是送清凉油,“你们刚才进行了参观,接受了警示教育。有的同志可能是‘警示三分钟’,过一阵就忘了。我再来给大家拧拧螺丝,打打预防针。”王雁飞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方向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有的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这不是个别人。”王雁飞提到了10月央视播出的《永远在路上》,里面忏悔的领导干部,有的说起腐败动因,就讲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那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有的人说,“自己曾经有坚定信念及远大理想,但随着职务的升迁,理想信念背离了、廉洁意识麻木了、个人私欲膨胀了”,等等,“这些人被查处之后,方才幡然醒悟。”讲到这里,王雁飞引用了经典名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强调:“关键在自己,信念要坚定!

  讲纪律

  “饭桌上乱说都有可能犯错误

  王雁飞语重心长地告诫:“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的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这么多落马的领导干部,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的反面教材。”王雁飞说,有的干部党建常识缺失,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都答不全,“甚至忘了自己入党是何年。这些都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党的意识、政治意识淡薄。”“入了党,就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就意味着要主动地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他要求台下坐着的99人:“不要触碰纪律红线。必须管好自己,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提醒大家:“在饭桌上乱说,在网络上、手机上乱发信息等等,都有可能犯错误。

  强作风

  “这是群众识别我们的标牌

  王雁飞讲到作风问题时,说:“作风不是小事,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党员干部穿在身上的外衣,是群众识别我们的标牌。”“大家千万不能职务越来越高,离群众越来越远。”干部作风的好坏,最终还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王雁飞用一组数字,进行说明:今年1—11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109个,处分4130人,“这说明顶风违纪者,大有人在。好作风的养成要从点滴抓起,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王雁飞要求大家,“我们当共产党的官,一定要记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检查廉与贪的最好医生是自己,永葆廉洁的最好药品是自律。

  敢担当

  “奉劝各位别做老好人

  王雁飞还讲到了担当问题。“组织把大家安排到新的岗位上,权力大了,责任也更大了。履行主体责任,肩负‘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大家应当担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王雁飞说,当“一把手”的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担负“一岗双责”,“只挂帅不出征,或者挂帅多出征少,雷声大、雨点小,失职渎职了,都是要被问责的。”今年1—11月,全省问责“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418个,处理511人(单位),处分239人。他奉劝大家:“要坚持慈不掌兵,敢抓敢管,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对出现问题苗头的干部要及时批评、督促纠正,不能当‘老好人’。”“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回避矛盾,怕这怕那,当‘太平官’,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王雁飞指出:当前,全省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为官不为”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是正风反腐导致“紧箍咒”太多、“高压线”太严,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的手段越来越少,“这是错误的认识!难道讲担当、讲干事,就必须破纪破法吗?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不是靠不良风气和腐败来支撑的。”(记者曹笑)

责任编辑:郑玮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