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考察成都平原经济区:五方面继续走全省前列

01.05.2014  11:32

   王东明在成都平原经济区部分地市考察时强调

  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

  在五个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张宏平)经济总量占全省60%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如何更好地担纲新一轮改革发展重任?4月27日至30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成都平原经济区部分地市考察,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并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有关工作。

  这是今年以来继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大小凉山彝区之后,王东明又一次专程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四天时间里,王东明深入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遂宁市安居区、船山区,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实地考察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园区布局、资源开发利用、军民融合发展以及群众就业增收等情况。

  王东明特别关注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情况,连续考察了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资阳经济开发区、乐至县工业集中发展区、遂宁中国西部物流港、绵阳科教创业园区和金家林总部经济实验区,深入金象赛瑞化工公司、四川现代汽车公司、超迪电器公司、健坤商贸城、新晨动力公司、四川永贵科技公司、西磁磁电公司、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企业、院所,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应用等情况。考察中,王东明勉励企业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坚持质量取胜,瞄准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布局资阳的四川现代汽车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分三期建设。去年1月,王东明曾来到施工现场考察。一年多过去,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期17万辆商务车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王东明进入辊压、组装、涂装、发动机和总装车间,详细了解生产流程、设备运转、产品销售等情况,并饶有兴致地登上刚出厂的重型卡车、小型客车察看。企业负责人告诉王东明,“四川现代的建设速度,创造了韩国现代工厂建设的最快纪录。”王东明赞许地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建起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速度快效率高,体现了双方的合作诚意和实干精神,堪称开放务实合作的典范。希望现代公司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国际领先的技术设备带到四川来,更好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集聚,更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是我国迄今为止已探明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在遂宁安居区磨溪天然气净化厂项目建设现场,王东明认真听取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资源勘探开发进程。得知气藏勘探成果丰硕,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2015年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区,王东明欣慰地说,“龙王庙组气藏的成功勘探,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结果,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将对国家石油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他希望地方与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宽投资准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大改革部署,探索合作开发的新模式新机制,共同开发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大气田。勘探开发中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认真做好资源就地转化、精深加工和产业配套有关工作。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具有独特优势。人口大县仁寿县城北新城,多个项目正快速推进。王东明详细了解新城建设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对眉山市和仁寿县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工为主、以城为主、以农为主、以游为主的不同思路,分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实践予以肯定。29日上午,绵阳市“富乐花香”现代农业示范园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王东明步入花卉、苗木、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与业主、群众亲切交流。王东明指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产城相融、产村相融、城乡一体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景观农业和现代农业,既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又能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真正过上好日子。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考察中,王东明对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慰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考察结束后,王东明在绵阳主持召开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作座谈会。会上,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举措,对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王东明指出,当前,成都平原经济区正处于一个可以快速发展并有望跻身全国重要经济板块的关键时期,各市要认真审视发展定位,全面把握发展大势,努力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小康、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五个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王东明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出六点要求。

  第一,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建成现代高端产业的集聚区。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撑。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汽车整车生产和产业配套,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巩固提升在大型发电、新能源、轨道交通、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优势。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机遇、前瞻布局、抢占市场,重点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积极建设西部金融、物流和商贸中心。

  第二,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成都平原经济区聚集了全省大多数科教人才资源。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研发转化的创新机制,不断提升绵阳科技城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加快研究制定培养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支持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等先行先试,大力推广产学研技术联盟,进一步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科研人才众多、科研院所集聚的独特优势。

  第三,坚持用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西部内陆开放的前沿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四川开放合作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围绕提高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开放水平,加快打造国际化城市,积极培育国际化企业,聚集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努力建设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首选地、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地、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最大的国际商务中心。特别是要抓住国家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瞄准具有引领性带动性、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具备成长潜力的产业项目,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招大引强,狠抓项目落地,着力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第四,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活力,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统筹城乡改革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要继续抓好成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落实各项改革部署,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有序推进确权颁证,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五,坚持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为目标,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区。成都平原地区是西部自然禀赋最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要对接全国城镇化总体布局,大力优化成都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化水平,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努力建设西部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辐射带动力、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要按照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要求,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重点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形成统一市场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全面加快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

  第六,坚持在发展中更多惠及民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准确理解全面小康的丰富内涵,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王东明强调,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打造一支敢拼敢比、奋勇争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市县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要带头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去理清发展思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解决具体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动建设发展,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带头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把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抓班子带队伍的重大契机和重要手段,找准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整改,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改善民生方面有新的作为。要带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座谈会上,王东明还对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我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就做好下一阶段我省经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各地要集中精力抓发展稳增长,大力促进产业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回升,鼓足干劲、增添措施、狠抓落实,努力保持我省经济平稳向好势头。

  省领导黄新初、陈光志、李向志、王宁,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或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