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成了“香饽饽”

12.08.2014  11:41
     

  本报讯 “没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玉米秆子,如今却成了‘香饽饽’。”8月8日,宜宾县白花镇碾子村村民金明桥一脸笑容地向笔者算起了一笔账:“每斤湿玉米秆7分钱,一亩地大概3000来斤,一般每亩就能买到200块钱左右,连同我们村一些弃之不用的玉米秆,今年我就赚到了3800多元。

  白花镇年均种植玉米达8000余亩,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以前由于玉米秸秆找不到出路,农民往往把玉米秸秆一烧了之,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前几年,白花镇黄塔村建起了富裕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奶牛200头,为给奶牛储备充足的草源,合作社积极开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生产加工项目,将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用粉碎机打碎,贮存进密封的糖化饲料池子里进行发酵后,制成奶牛们的可口食物——玉米秸秆饲料。

  “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含糖量都很高,营养价值高出其他草料15%,是很好的青储饲料和高能饲料。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是奶牛场增收的重要法宝。”合作社理事长魏思群说。

  富裕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大约都要储存秸秆1000余吨,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给农民朋友带来了额外收益。待专合社养殖规模扩大,还将更加有效地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