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震灾区旧貌换新颜(1/8)

24.07.2014  10:26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7月23日,玉树城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楼。遭受了2010年“4·14”强烈地震的玉树,经过4年的灾后重建,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头,一栋栋具有藏区特色的新楼拔地而起,民众生活、居住环境以及交通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